感染新冠病毒的病徵可能很輕微,或可能如感冒一樣,但這不代表感染對健康沒有造成威脅。有研究顯示,多達60%確診者在康復後六個月仍有疲倦及呼吸困難等病徵,亦即出現被稱為「長新冠」(Long COVID)的後遺症,就算是輕症患者亦有可能出現這種難纏的問題,但就有一些因素可以預測長新冠的風險,幫助判斷需及早處理的個案。
4個預測因素
一項在《Cell》公布的研究,共跟進了約200名確診者,發現有四個因素能預測長新冠,包括確診時能反映感染嚴重程度的RNA水平、是否有會自我攻擊的自身抗體、EB病毒再激活,以及是否患糖尿病。
IgG3抗體水平可估計
另一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公布的研究,蘇黎世大學分析了175名新冠肺炎病人的血液樣本,並與40名健康人士的樣本對照,發現可根據抗體水平、病人是否患有哮喘,以及病人年齡,預測長新冠的風險,例如康復後IgG3抗體水平較低者較高風險有長新冠。
接種疫苗減少長新冠
專家指現時對「長新冠」的了解尚不多,未有標準定義、診斷或治療方法,造成的長遠影響亦未清楚,但以色列及英國的研究便顯示,接種疫苗有助減少感染後出現長新冠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