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是不少國家或地區的大趨勢,香港也不例外。社會常以疾病角度去看長者,而世界衛生組織則認為應從長者的內在能力去看待,視乎狀況作出個人化護理計劃(長者綜合照顧,ICOPE),讓長者維持其功能,甚至繼續對社會作出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總監梁綺雯教授表示,「香港於2035年長者數目將佔總人口約32%,世衛認為健康老齡化很重要。長者身體功能除『內在能力』,亦包括了環境因素,例如活動能力下降的長者,能以輪椅、沒有梯級的環境,維持長者的功能。」
6種內在能力
內在能力綜合了運動能力、心理能力、認知能力、聽力、視力及營養6方面。每個人在不同年齡都有這些能力,當年紀漸長,能力下降過程大致可分3個階段:能力相對較高和穩定、能力下降、能力嚴重喪失並需要長期照顧。梁綺雯續指,「我們希望年輕人可以做好預防工夫,減慢內在能力下降。」
簡單篩查方法
為達到減慢功能下降的目的,世衛推出ICOPE框架,以社區為本及早制訂個人化護理計劃,第一步就是篩查出社區中有護理依賴風險的長者。梁綺雯解釋,「篩查只須9個簡單問題,便可初步評估長者內在能力,讓大家都可執行。」
若從以上問題發現有內在能力下降,便應向專業人士求助,作第二階段全面評估,並制訂個人化護理計劃,之後適時跟進及監察,有需要時支援照顧者。
七成長者內在能力下降
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早前與11個社區中心合作,為304名長者做篩查,結果發現72.7%人有內在能力下降跡象。梁綺雯指出,「值得關注是有18.1%人營養不良,14.5%有聽力問題,8.9%有視力問題。營養問題或關乎牙齒保健做得不理想,而連同聽力和視力,都是長者身體檢查時較少關顧的部分,或須重新審視。」此外,部分長者多於一個領域出現能力下降,運動能力及認知能力均下降佔17%。梁綺雯建議家人為長者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篩查,可以檢測到變化之外,發現問題時也可及早干預,減緩或扭轉長者變得虛弱或依賴照顧的程度。
香港理工大學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與香港衛生署將於今年10月26至27日舉辦「2023年健康老齡化國際大會」,提供國際平台探討老齡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