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濫用抗生素令細菌愈來愈惡,進化成具備多重抗藥性。當中最令人憂慮、致病性極高的社區型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能夠隨時傳播及感染健康人士,世界衛生組織亦認為抗生素耐藥性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最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非抗生素化合物,可同時抑壓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的多種具致病性毒力因子,以另一個方向對付惡菌。該研究已於國際頂級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
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其中一員──社區型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CA-MRSA),最惡之處在於它是食肉菌的一種,能夠溶解白血球、阻礙白血球吞噬細菌,並引致免疫細胞死亡,同時會破壞紅血球和小血管內壁,造成組織壞死。典型病徵為長出膿瘡,如惡菌入血的話更可破壞肺、腎等器官,造成衰竭死亡。去年本港感染CA-MRSA人數達1,258人,比2007年的173人增長7倍。
馴化病菌 阻武器生產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博士與團隊繼去年發現NP16先導化合物,降低金黃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後,進一步從50,240個小分子化合物進行高通量篩選,找出並鑑定了其一個化合物M21,能夠有效減少金黃葡萄球菌生產致病的毒力因子。其原理是將病菌裡最重要的致病性調節因子ClpP壓抑下來,阻止病菌「放毒」。高一村解釋,「M21的作用就像阻截了病菌的控制中心,令它不能生產『武器』,馴化了它。由於細菌不能攻擊身體細胞,在宿體沒有病徵的情況下,同時減低了傳染其他人的機會。」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M21的發現能夠在臨床上提供多一個選擇,「以前主要靠抗生素殺死病菌,但是不能去除其產生的毒素。M21可以在緊急時先壓抑病菌對身體的破壞,爭取更多時間去用自身免疫系統清除病菌」。他續指,此舉同時可以減低對抗生素的依賴,讓醫學界使用非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細菌感染,不用擔心耐藥性的出現。
實驗階段 待過毒性測試
惟M21仍然處於實驗階段,研究團隊未來一至兩年會著力於優化其結構,令它可以存留人體內更長時間,並須經過毒性測試,成功過關後才可於人體試驗,若一切順利,期望可於5至7年後推出應用。高一村補充:「未來還會測試與其他藥物一同使用的效果,或可增加其藥效,但一切還是未知之數,例如萬一未能通過毒性測試,這個項目便要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