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為本港癌症六大殺手之一,症狀與一般胃部不適相似,令人難以察覺,患者或因而忽略症狀,延遲就醫!不少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後期,需進行胃部切除手術,而營養吸收對整個治療過程十分重要,以助患者順利進行手術及加快術後康復速度。
術前營養充足助撐過手術
胃癌的症狀包括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及體重急速下降等,嚴重者可能會嘔吐,甚至吐血,並出現貧血及大便呈深黑色等症狀。如不幸患上胃癌,因應期數,治療方案亦有分別,黃醫生表示:「早期胃癌可使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作治療,有機會毋須切除整個胃部,但對於第二期或以上胃癌,大部分也需以手術切除胃部及附近的淋巴結,部分患者的腫瘤較大,需在手術前後進行化療,以縮小腫瘤及減低復發風險。」
攝取足夠營養可助患者的身體撐過手術,惟部分症狀影響患者的營養吸收。如患者難以透過進食來補充營養,或需透過喉管或靜脈注射來補充營養。而且,進行大部分手術前,患者也需禁食,黃醫生解釋:「禁食可令患者保持胃部排空,避免手術期間有食物反流,湧回口腔和肺部。」
營養輔助治療提供身體所需元素 助術後康復
在手術後,患者的胃部被切除,胃容量大大減少,需要適時調整飲食習慣、進食次數及份量,少食多餐,避免過飽,並選擇進食較易消化的食物,慢慢咀嚼食物。由於食物更快進入小腸,患者可能會出現排空過快或傾倒症候群,黃醫生解釋:「如患者進食太肥膩或太甜的食物,或會出現腹瀉、肚痛等。如進食太多澱粉質,也可能會出現血糖低。」此外,因患者的腸道結構在術後被改變,以及胃酸分泌減少,影響鐵質及鈣質的吸收,故他們需在術後進食相應補充劑,否則有機會出現貧血及骨質疏鬆等問題。而吸收足夠營養也有助傷口癒合及防止細菌感染,如患者在術後營養不足,或會拖慢康復進度。部分患者術後出現營養不良,或會令他們不能按時接受電療及化療等輔助治療。黃醫生指出:「如患者蛋白質攝取不足,或會導致肌肉流失及抵抗力降低,增加出現併發症及感染的機會。」
可是患者的胃部被切除後,如何可有效攝取營養?患者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少食多餐,而部分患者或需使用輔助式營養液,以更容易吸收優質氨基酸,亦可補充有益脂肪如魚油或奧米加3(Omega-3)等營養,增加身體的抗炎作用,加速術後復原。黃醫生憶起一名約60歲的女患者,她的腫瘤生長在胃部較低位置,阻塞幽門出口。當腫瘤日漸增大,食物或會停留在胃部,無法進入腸道,故當她進食較多食物時,會容易嘔吐。醫生在手術前從她的鼻腔放入膠喉管,並繞過腫瘤阻塞位置,讓營養液可直達小腸,有助增加患者體內營養及蛋白質水平,以助順利完成手術。每位患者的術後反應不一,故在接受營養輔助治療前建議先諮詢營養師或醫生意見,作進一步評估。
以上資訊由黃健鴻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