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可說是最常見的職業病,幾乎所有打工仔都試過,特別是從事文職工作或職業司機,需要長期坐下,導致腰椎壓力上升,增加退化及發炎風險。骨科專科許正力醫生指出,人體坐下時腰椎承受的壓力較站立時高出40%,故此打工仔很容易有腰痛情況。如果未能在發炎階段迅速抑制炎症,有可能因此演變成慢性痛症,使活動能力大打折扣。
任職巴士司機的徐先生(化名)體重達200磅,經常需要出更駕駛,每日的生活幾乎就是坐著,漸漸他發現腰背位置感到痛楚,甚至連扭軚盤也感乏力而要暫時停工休息。原來,他的腰椎因長期坐下及缺乏郁動而發炎。經診斷後,醫生先建議他減重及改善生活習慣,再輔以藥物應對。由於他本身有胃潰瘍,故此未有服用消炎止痛藥,改以處方藥貼應對,最終他在減重及積極治療之下,回復活動能力。
盡早求醫 減慢性痛症風險
我們常以為站立太久,腰間及下肢的負荷會越大,惟許醫生指出,人體坐下時腰椎承受的壓力其實更大。而近年因應疫情爆發,不少白領人士需要在家工作,長時間坐姿不正確、使用手腕的姿勢欠佳等,皆導致脊椎炎及手腕關節炎的個案增加。
當脊椎或關節勞損,最常見病徵是疼痛及變得僵硬,嚴重者會發紅發熱,意味著這些位置正在發炎。許醫生表示,這些退化性關節炎的炎症屬於周期性,病發時會疼痛難當,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變成慢性痛症,增加醫治的難度,故此患者應在患病初期儘早求醫,透過消炎止痛藥物抑制炎症,再調整生活習慣,例如改善姿勢、減重等,雙管齊下處理。
處方消炎止痛 藥貼藥效直接
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消炎止痛藥分為類固醇及非類固醇,許醫生指出,類固醇藥物消炎作用良好,惟副作用相對較大,並非這種痛症的一線治療選擇,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則能紓緩痛症,分有口服、打針、藥貼及藥膏,患者選用時應按自身病情而決定。他說:「長期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物或令腸胃不適及影響胃壁,亦未必適合患有腎病和心血管疾病人士;這些患者有需要時可使用處方消炎止痛藥貼,由於直接貼於患處,藥效滲透較快,副作用或相對較低。」
不過,如果接受藥物治療或調整生活習慣後,痛楚仍然持續,屆時可能要考慮手術。許醫生舉例,膝蓋關節退化是港人較常遇到的問題,針對這類個案,患者可選擇全膝關節置換、單腔關節置換等手術。現今醫學進步,人工關節的壽命一般能達到二十年以上,手術後第一天患者已經能夠著地走路,數星期後已能夠回復正常活動能力,大大改善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