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格斯大學的研究指出,懷孕婦女吸入空氣污染的懸浮粒子,可能會損害胎兒的心血管發育。(互聯網圖片)
全球空氣污染日趨嚴重,人長期身處在高污染環境下吸入過量懸浮粒子,想必對身體構成傷害。為了研究空氣污染如何對懷孕胎兒造成影響,美國新澤西洲羅格斯大學進行了相關研究,指出懷孕婦女吸入空氣污染的懸浮粒子,可能會損害胎兒的心血管發育,尤其是在妊娠早期和妊娠晚期兩個階段,分別對母體和胎兒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母親吸入懸浮粒子會影響體內的循環系統,從而限制血液流向子宮影響胎兒攝取氧氣和營養物質,變成「胎兒宮內生長受限」。(互聯網圖片)
觀察懷孕老鼠在污染環境下的身體狀況
身兼羅格斯大學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講師,羅格斯歐內斯特馬里奧藥學院Phoebe Stapleton教授的團隊,透過調查懷孕老鼠在受到單次暴露在納米二氧化鈦懸浮微粒,模擬空氣污染的環境下,研究母體和胎兒的循環系統,並將結果跟暴露在高效過濾空氣的懷孕老鼠進行比較。團隊發現在妊娠早期暴露於污染物,會嚴重影響胎兒的循環系統,特別是主動脈和臍靜脈。至於在妊娠晚期則會影響胎兒的出生大小,由於來自母體血液供應減少,變相令胎兒營養不良。研究也發現,就算是沒有懷孕的老鼠身處在高空氣污染環境,牠們的子宮動脈功能也有受損跡象。
研究建議:懷孕期間應減少空氣污染地區逗留
Phoebe Stapleton教授指出研究結果表明。「懷孕期間或者打算懷孕的婦女,應避免在空氣污染地區逗留,同時孕婦也應時刻監測室內空氣質量。」她認為當母親吸入這些懸浮粒子,會先影響母體的循環系統,從而令循環系統內的血管收縮,限制血液流向子宮影響胎兒攝取氧氣和營養物質,變成「胎兒宮內生長受限」最終導致生長和發育延遲。今次研究已發表在《Cardiovascular Toxicology》雜誌。
(來源:Cardiovascular Toxicology)
網址: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2012-019-09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