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臂末端裝置鹽度感應探針。(互聯網)
廚房自動化愈來愈普及,部分餐廳的廚房一般工序由機器代勞,英國劍橋大學正在研發的一款機械廚師學會了試味,能根據食客的評價調整味道。
隨著機械臂技術快速發展,加上圖像辨識日趨成熟,機械廚師可自行從架上揀選食材、控制調味料份量、拿起鑊鏟烹煮,甚至按照顏色和溫度,可判斷食物是否煮熟,一般煎炒煮炸難不到它們。

機械廚師對未咀嚼的番茄炒蛋試味。(互聯網)
試味時模仿人類咀嚼
劍橋大學的研究再進一步,讓機械廚師學習試味。研究員在機械臂末端裝上試味用的感應探針,來偵測鹽度;單憑鹽度,這位廚師已能分辨出番茄炒蛋中的蛋黃、蛋白和番茄。
人類咀嚼時,會影響食物在口裡的鹹度味覺,換言之,鹹食物的鹹度如何,會受到咀嚼得多還是少影響。為了模仿人類咀嚼的階段,研究員讓機械廚師在三種狀態的番茄炒蛋上試味,分別代表未咀嚼、咀嚼一半(在口裡稍稍咬碎)、徹底咀嚼(食物呈流質狀)。

a、b圖為未咀嚼,c圖為半咀嚼,d圖為徹底咀嚼。(互聯網)
經試味後得出菜式的整體味道,但單單得到一組數據,不代表機械廚師懂得判斷是否好食。這時候配備人工智能(AI)的機械廚師,可透過食客的食評紀錄來掌握「美味」的參數,然後修改食譜。所以未來的機械廚師或許不需要人類幫助,就可揣摩到食客的口味,烹調出受大眾歡迎的菜式。

不同咀嚼階段的鹽度分布。(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