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3年都市固體廢物中,廢塑膠佔19%,若將廢膠回收重用,不單可降低堆填區壓力,甚至可創造經濟價值。有創科企業獲政府資助,研發將回收塑料升級再造高增值的聲學超材料技術,可用於工地和室內的隔音裝置,以及揚聲器和耳機的聲學部件等。當局指,會繼續吸引和協助企業在港發展綠色科技項目,將成果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並在本地生產。
環境局長謝展寰在網誌指,局方在2020年成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至今已批出33個來自本地大學、公私機構的科研項目,涉款約1.47億元。政府亦會協助有潛力的項目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技術或產品,並在本地生產;獲基金資助逾330萬元的本地綠色創科企業盧米科技是其中之一。
盧米科技研發團隊認為膠樽、餐具常用的塑料和建築材料常用的PVC等,回收再造後適合生產聲學超材料,可用於工地和室內的隔音裝置,以及揚聲器和耳機的聲學部件等。該公司研發工作在香港進行,回收和生產工序則在內地,謝展寰稱,聲學超材料產品可用於建築等隔音降噪,以至正推進的北部都會區建設等;指塑膠的棄置量龐大,香港有原材料及市場,環境局正協助該公司在港設廠房,用本地原材料製造出聲學建材,再滿足本地市場,從而協助建立塑膠內循環體系,以及可推動創新科技持續發展。
另一間獲協助在本地設立生產線的是科技初創創冷科技(i2Cool),曾獲得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研發具製冷效果的專利塗層,只需塗於建築物的屋頂或外牆,可毋須耗電下降低室溫,減低建築物耗電量;技術更開發出貼合於建築物的玻璃幕牆「輻射製冷膜」。i2Cool的產品已應用於包括迪拜購物中心等地標。
紅館天台塗製冷塗層料年省30萬度電
他指,明年舉行的全運會部分項目在香港舉行,為響應改造低碳場館措施,建築署已在香港體育館塗上製冷塗層,覆蓋面積約為9,700方米,料可為體育館降溫至平均攝氏24度,年省約30萬度電,相等於減少約150噸碳排放量;塗上塗層後的天台防水層,因溫度變化大減,料防水層的壽命亦可延長,節省維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