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國產三文魚實屬虹鱒魚兼有大量寄生蟲的爭議,在官媒連番「解畫」下愈見真章。央視節目《科技裏飄出的新「鮮」味》上周二介紹,中國市場上三分一的三文魚產自青藏高原,又介紹青海龍羊峽水庫一個養殖場,使用中國自主研發的高科技設備「自動循環水設備」來增加「三文魚」魚苗存活率。不過,有網民指出,淡水養殖的「三文魚」其實是虹鱒魚,虹鱒魚體內有大量寄生蟲,如果當刺身生吃會危害健康。
為了辟謠,中新網上周五到青海直播檢測虹鱒寄生蟲,但工作人員居然切了一大片虹鱒肉,直接放在顯微鏡的光源位置上「觀測」,而正常應將可透光的切片樣本置於顯微鏡載物台上檢測。而在這項可笑檢測前,青海西寧地方網站「大青海網」在微博發文,引述中科院青海研究所權威檢測數據指,當地的「三文魚」都沒有寄生蟲,但中科院澄清並無「青海研究所」,其後該微博改稱數據由「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供,惟中科院再次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