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盈邨和凱樂苑之間的公共休憩空間,設計融入了不同年份長沙灣海岸線演變。(政府新聞處)

海盈邨(右)和凱樂苑(左)原址曾預留作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用途。(政府新聞處)
再有本港公屋獲得建築獎,房委會今日(28日)表示最近有3個項目,獲香港項目管理學會及亞太項目管理學會聯盟頒發共5個獎項,包括九龍城的東匯邨匯智樓、長沙灣海盈邨和凱樂苑,以及秀茂坪安達邨及安泰邨。
長沙灣休憩空間嵌入海岸線演變
座落長沙灣海邊的海盈邨和凱樂苑,原址本身預留作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用途。房委會指,現時一帶已變成約11,300名居民的共融社區,又稱項目特色在於以有效的規劃,應對環境及工地的重重限制和分階段落成的要求,讓居民可以盡快入伙。此外,公共休憩空間設計中融入了不同年份長沙灣海岸線的演變,藉此保留原址的歷史價值,為區內環境增加建築特色。海盈邨和凱樂苑在2019年香港項目管理學會奪得「建造/工程」組別「優勝者」獎項及「年度項目大獎」。

東匯邨匯智樓低層設計了約10層樓高的通風門廊。(政府新聞處)
東頭邨匯智樓設10層高通風門廊
位於九龍城的東匯邨匯智樓,原址前身為東頭邨22座,為附近美東邨的安置屋邨,合共提供約1,000個單位。房委會指,與東頭邨22座相連的一所小學,在重建期間得以保留且能如常上課,而匯智樓本身低層亦設計了約10層樓高的通風門廊,認為有助改善整個社區的視覺和通風效果,亦為區內環境增加建築特色。同時為綠化環境,園林設計保留了現有的大樹,亦廣泛地應用了零灌溉系統。東匯邨匯智樓獲頒2020年香港項目管理學會「可持續」組別的「優勝者」獎項。

前身為安達臣道石礦場的安泰邨,設有岩石公園及戶外教育區。(政府新聞處)

安達邨的社區廣場。(政府新聞處)
安達安泰邨設計促通風引天然光
至於前身為安達臣道石礦場的安達邨及安泰邨安達邨及安泰邨,現時已成為約48,500名居民的社區,房委會指項目展現不少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特色,包括零灌溉系統以善用水資源、太陽能導光管為街市和停車場引進天然光,以及停車場的天然通風風廊促進空氣流通及減省使用機械式通風。安達邨及安泰邨獲頒2019年香港項目管理學會「可持續」組別「優勝者」獎項及亞太項目管理學會聯盟「可持續」組別「優勝者」獎項。
房委會稱獲業界認同肯定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3個屋邨項目獲得的各獎項,肯定了房委會在優質居所和可持續社區發展方面的出色表現,得到業界的認同及肯定,頒獎儀式已於上周三(24日)在香港項目管理學會的周年晚宴上舉行。每年的香港項目管理學會大獎由香港項目管理學會主辦,目的是表揚不同範疇的機構和項目管理人員的優越工程項目,每個組別的得獎者經香港項目管理學會認可後,被提名予國際評審團角逐亞太項目管理學會聯盟大獎。
房委會代表日前領取香港項目管理學會及亞太項目管理學會聯盟頒發的獎項。(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