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10-03 06:00:00

拓激光矯視 3學者突破激光技術奪物理學獎

分享:

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由3名科學家共享,他們的研究為激光技術帶來革命突破,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包括惠及無數人的激光矯視手術。美國科學家阿什金(Arthur Ashkin)憑發明激光鑷子,助科學家研究蛋白質如何在人體運作和相互作用,奪得一半物理學獎,另一半由美法雙重國籍科學家穆魯(Gerard Mourou)及加拿大科學家斯特里克蘭(Donna Strickland)共同奪得,兩人成功研究出超短的高強度激光脈衝,將其變成精確工具,擴大激光於工業和醫學的應用,包括激光矯視手術。斯特里克蘭更是物理學獎55年來首位女得獎者,也是歷來第3位女性獲獎,她說期望由此起可加快女物理學家獲獎速度。

 

美國科學家阿什金。

美國科學家阿什金。

斯特里克蘭(左圖)及穆魯(上圖)與阿什金瓜分約782萬港元獎金。(路透社、互聯網)

斯特里克蘭(左圖)及穆魯(上圖)與阿什金瓜分約782萬港元獎金。(路透社、互聯網)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公布得獎者時稱,今次物理學獎是表彰3人對激光物理(laser physics)領域的突破發明,「先進精確工具開拓從未探索範圍的研究,並將激光擴大應用於工業和醫學上。」3人的研究始於八十年代中期,阿什金成功以光束輻射壓力移動及操控微小物體,將科學小說幻想成真。阿什金於87年發表論文,展示其發明的「激光鑷子」技術,既可抓起活細菌又不會造成損壞,並造就其他科學家利用該技術抓起微小粒子、原子、病毒和其他活細胞。有科學家指阿什金開創了利用激光控制微小物體,讓科學家了解蛋白質如何在人體運作和相互作用,也有助DNA分子等研究。
 

得獎者的發明開拓激光矯視。

得獎者的發明開拓激光矯視。

55年首女性獲獎兼歷來第3位
穆魯與斯特里克蘭的研究則集中研發從未有人發明的高強度激光脈衝,他們的新技術稱為「啁啾脈衝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目前應用於激光儀器上,讓醫生每年可進行數以百萬計的激光矯視手術。96歲的阿什金成為諾貝爾各獎項中的最年長得獎者,而斯特里克蘭則是繼1903年居禮夫人和1963年美國科學家梅耶後,第3位獲物理學獎的女性。斯特里克蘭對獲獎感驚訝,也不知道之前僅兩位女科學家獲此獎,「我們要為女物理學家慶祝,因我們打破宿命」。斯特里克蘭也是自15年以來,諾貝爾各獎項中首位女得獎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去年稱會鼓勵更多女性科學家獲提名。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