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式方便用戶瀏覽各項醫療資訊。(盧佩琳攝)
長期病和部分長者,要長期及定時注意血壓和血糖變化,而要紙本記錄或「不合時宜」。為了鼓勵病人更妥善關顧自身健康,醫院管理局在流動應用程式「HA Go」推出新功能「我的健康」,方便市民記錄個人健康紀錄、接收健康資訊及瀏覽個人醫療檔案。
「我的健康」分為自我管理、我的資訊、我的紀錄。用戶可以在自我管理的部分輸入健康量度數據,現階段可輸入9個項目,包括血壓、血糖等。累積一定數據後,會以圖表方式顯示,用戶可根據數據走勢作生活調整,例如作息時間,並再到公立醫院覆診時向醫生展示圖表,醫生根據紀錄調整用藥量。
醫護人員亦可透過「我的資訊」發放與病人相關疾病的健康資訊,代替現有紙本小冊子,並會發布相關影片及動畫,用戶可隨時閱讀相關資訊;並會按病人的臨床需要,透過「查閱護理資訊」向病人提供相關護理資訊。
病人的個人醫療檔案亦會上載至「我的紀錄」,現階段可瀏覽病人出院資訊摘要、檢驗備忘表、藥物紀錄及轉介信,紀錄以住院、急症室及門診分類,方便用戶閱覽相關紀錄。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信息)彭育華(圖左)透露,「我的健康」未來會推出更多量度項目,其中適用於腎病病人的特定功能,正就版面設計,自助記錄的功能將於明年第一季推出;同時正研究在量度項目上與流動電話的平台連結,將手機紀錄的健康量度匯入我的健康,如血糖,亦會研究載入化驗項目及影像診斷結果。
為了令病人的就診過程更便利,HA Go的「登記繳費」功能現已於22間公立醫院推出;病人亦可以透過「查閱候診情況」和「查閱取藥輪候情況」得知輪候就診和取藥時間,方便彈性分配時間。
HA Go接受醫管局、曾在醫管局轄下醫院或診所登記,持香港身份證的18歲或以上市民成為會員,會員亦備有照顧者功能,讓家人透過該App了解用戶的身體狀況。至於未成年子女如何使用功能,家長可為他們登記,但現時只能閱覽覆診日期和查閱帳單,成年後的帳戶安排則有待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