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國勇指4歲男童個案屬「真陽性」。(蘇文傑攝)
就讀何文田漢師幼稚園(龍總)的4歲男童上周六(15日)確診,惟他日前入院後採集的樣本及血清抗體測試均呈陰性,惹起「假陽性」疑慮。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今日聯同衞生防護中心,到涉事化驗所視察及調查後表示,化驗所流程沒有任何漏洞,難有受污染而出現「假陽性」情況的可能。
袁國勇續解釋,患者入院後曾發燒,之後曾出皮疹,但新冠肺炎絕少出皮疹,令人懷疑是否為「假陽性」。他又指,港大其後使用與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和金域化驗所不同的測試方式,為男童的樣本再做核酸測試,結果顯示為陽性,認為他的確曾確診,有關個案屬「真陽性」。
袁國勇表示情況並不罕見,他解釋指4歲男童可能已經於1月染疫,但並沒有病徵,或輕微不明顯;另一個可能性是男童同時感染兩種病毒,並引起病毒干擾,令新冠病毒載量低和推遲抗體的出現。他指目前未能分辨到底是哪種原因,需要做更多測試及基因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