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原油價格近月受新冠肺炎及石油價格戰影響急挫,上月底更驚見每桶負40美元的歷史新低,惟高踞世界前茅的本港汽油零售牌價仍「企硬」。本港汽油牌價過去常被批「加快減慢」,消委會發現近年變成「加多減少」,在燃油稅不變,現時原油價格回到2016年水平,但稅前汽油平均牌價比16年每公升卻增加3元,消委會質疑背後原因。
消委會公布監察報告,比對2013年至今布蘭特原油價格、汽油進口價及牌價3組數據,2013至2020年首季期間,每公升布蘭特原油價格和進口價,累計分別下降4.3元及3.68元,同期牌價累積變動反增加0.1元。期間,進口價減價時牌價累計只減0.68元,而進口價加價時,牌價則多加3.09元
數據亦顯示,牌價相對布蘭特原油,和汽油進口價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汽油牌價與布蘭特原油價格的價格差距由每公升5.12元至9.48元,增加85.2%,而汽油牌價與進口價的價格差距由4.06元增至8.44元,更增107.9%。消委會副主席鄺祖盛(圖左)表示,2016年即使布蘭特原油相對穩定,惟牌價差距仍持續擴大,但燃油稅維持6.06元,「其實係咩原因導致差價愈來愈大呢?係成本上升、通漲、地價、差餉,抑或佢哋既利潤上升,正正係我地想知道既原因。」

分析亦發現各油公司汽油牌價相同的日數的比率相當高,2019年及2020年分別達86.8%及92.3%。環境局指,各油公司的價格高度一致是「平行定價」現象,不能確定油公司之間是在競爭,或協調定價,政府不時檢討現行政策,認真考慮消委會建議。競委會指,個別個案是否確實屬於反競爭行為,例如合謀定價,要視乎相關證據而定,必須進行適當的調查,方能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