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批長者到辦事處尋求協助,感到「頭都大埋」。(莊振邦攝)
不少長者未能如期領取首輪2,000元電子消費券,為解決問題卻「搞到一頭煙」,昨日繼續有大批長者到旺角始創中心的消費券辦事處查詢,人龍高峰時逾數百人「排到出商場外」。當局加派人手處理,並在延長補交資料的兩周期間,延長服務時間,包括周六辦公及辦公日的午膳時間亦照常處理個案。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財政預算案及稅務政策組主任王學玲昨透露,約60萬份申請因各種原因,未能領取消費券。
辦事處連續兩日大排長龍,人龍一度伸延至始創中心外一段西洋菜南街,當中主要為長者。有排隊市民指,根本不知道填錯甚麼資料。當局加派人手處理市民查詢,辦事處門口亦放置收集箱,讓市民直接重新交表,並派職員為市民核對表格。
有聽眾昨晨致電電台訴苦,鄧婆婆斥措施「煩到啲老人家病咁濟」;葉先生為替母親領取消費券一星期內先後到辦事處3次,每次都有不清晰地方及輪候2小時。張小姐則指出家中長者不知道八達通長期沒有使用已失效。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昨各區辦事處電話響個不停,憂慮官方秘書處未必能應付所有查詢。民主黨區議員朱子洛指,有用書面登記的市民,填寫了家居電話致無法收取短訊,批評政府讓不懂用電子器材的市民用書面登記,卻又要求收手機短訊,做法矛盾。
王學玲指,總共收到690萬個登記,而於8月1日及9月1日合共630萬人成功領取首期消費券,其餘60萬個登記因不同原因未能領取,包括不合資格、欠缺簽名、沒有附上身份證複本、未正確回答在港聲明、錯誤輸入支付工具帳號等,亦可能有重複登記,因此未知涉及多少名市民真正未領取消費券。
她補充,有數千個書面申請提供的電話無法接收短訊,曾致電通知有關人士,但若向數百萬人均以致電通知會花時間,亦擔憂有電話詐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