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新冠肺炎確診數字再創新高,昨單日錄得2,071宗新個案,更有約千個前日的樣本未及覆檢,料部分前日個案要滯後一日才能反映,初步確診則有約4,500宗。3日確診將近8千宗,社區隔離及公院床位已嚴重超出負荷,當局坦言社區仍有數千患者未獲送院,昨更有兩名染疫長者入院前已離世,至於日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初步確診的3歲女童情況仍危殆。醫管局重申會先處理重症、年長及年幼患者,續呼籲病情穩定患者在家耐心等候,但若情況轉差如呼吸困難、嘴唇發紫或抽筋等,家人應盡快召喚救護車送院。
單日新增確診首破2,000宗,共錄2,071宗個案,另暫錄得約4,500宗初步確診,兩個數字都創疫情以來新高。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承認,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所前日開始已經「做唔切」,約1,000至1,500宗前日初步確診的個案,因樣本未及覆檢而仍屬初步確診,因此未有反映在昨日的確診數字,相信有關個案今日可轉為確診。她指,化驗所已盡力「做多啲同做快啲」,盼提升整體化驗量,但強調不論患者已確診或初步確診,當局都會盡快安排他們入院。
累計10名病人危殆
再有患者未有送院已經離世,張竹君公布兩宗在食環署公眾殮房發現的個案,其中藍田廣田邨一名73歲老翁,前日離世後確診。油麻地一名77歲老翁,前日開始聲沙和咳嗽,昨召喚救護車送院,惜送院前返魂乏術。公立醫院亦有兩名染疫翁病逝,一名77歲老翁上周六(12日)因氣促入東區醫院,其後驗出初步確診,他的病情持續惡化,延至前日凌晨不治。瑪嘉烈醫院一名82歲男病人,上周五(11日)因發燒入院,其後初步確診及情況持續惡化,至昨凌晨離世。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指,昨累計10名病人危殆,包括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的3歲女童,她的情況急轉直下得很快,另外9人大部分為長者或長期病患者,危殆患者中7人沒有打針。
醫療系統和緊急服務「唔可以崩潰」
連日來有數千患者滯留家居未能入院,何婉霞昨強調,醫院床位目前優先接收病情嚴重、長者和兒童病人,再次呼籲病情穩定的病人要耐心等入院。她並說,醫管局將為初步確診者增設一條社區支援熱線,解答關於感染控制和醫療的問題。不過,何婉霞指家人若留意到同住患者病情惡化,包括出現呼吸困難、持續高燒、抽筋、嘴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或精神迷糊等病徵,就應盡快召喚救護車送院。
何婉霞並說,衛生署、醫管局和消防處已傾盡所有人力物力,日以繼夜安排病人入院,強調必須保住醫療系統和緊急服務「唔可以崩潰」。她被問到如何界定醫療系統是否崩潰時,表示目前情況屬不理想,希望能向有緊急需要的病人先提供適切治療,包括長者、有嚴重病徵、孕婦和兒童等。她又透露,當局正部署開設指定診所,專門處理新冠肺炎患者。
追蹤目標由溯源改為防擴散
被問到疫情發展,張竹君形容現時本港確診數字,幾乎每隔兩、三日就會雙倍上升,由於個案增加速度快,難以估計往後增幅,又指除當局追蹤和檢疫密切接觸者外,市民合作亦可遏止傳播。她解釋,新春聚會很多時涉及很多人,若新春引發的爆發潮過去,加上大幅收緊的社交距離措施,數字有望回落。此外,張竹君又說追蹤個案時,方向已由溯源改為防擴散,因此有病徵和無病徵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定義,已分別收緊至病發前兩日至隔離期間,以及初步陽性樣本採集日前兩日起至隔離期間,曾同住、共膳或接觸的人士。公司若沒出現大爆發,未曾共膳的同事亦毋須檢疫。
昨日本港多最少7間院舍出現個案,其中深水埗麗安邨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雲華護理安老院、屯門大興邨鄰舍輔導會大興宿舍和旺角厚愛護老院,均有多人染疫或快速測試呈陽性。馬鞍山利安邨利盛樓前晚圍封強制檢測後,發現44宗初步確診和5宗檢測不確定,大廈要圍封多一晚;薄扶林華富邨華裕樓因錄得初步陽性個案及污水樣本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昨晚亦被當局圍封強制檢測。另外,設於馬鞍山體育館的火眼實驗室今日凌晨啟用,負責營運的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胡定旭相信,實驗室可應付每日圍封檢測和強制檢測量,但難以應付更大規模強制檢測。(相關新聞見A2~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