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事務委員會_競委會](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ith_watermark/public/2023-05/2020%E7%AB%B6%E7%88%AD%E4%BA%8B%E5%8B%99%E5%A7%94%E5%93%A1%E6%9C%83.jpg?itok=7NZPyq0B×tamp=1739078391)
競爭事務委員會。(資料圖片)
競委會今日就一宗新入稟案件公布詳情,其中引用「寬待政策」協助調查,引起鼓勵「篤灰」的質疑。大律師陸偉雄向《am730》表示,寬待政策是好的工具,欣賞今次競委會的做法,「如果雷厲風行,所有人都要告晒,就會跌咗一個困境,冇足夠證人,反而告唔到」。他又指出,「寬待政策」制度並非競委會獨有,在本地刑事案件中亦偶有出現污點證人,協助控方檢控,社會亦能夠接受,「如果唔畀豁免(權),個個都唔認罪就檢控唔到,因為好多罪行,冇人出嚟講,就冇人知道佢犯法……到頭來,成班人全部唔認罪,變咗缺乏證據檢控。」
「寬待政策」有利減少合謀現象
陸偉雄認為,「寬待政策」制度容許非主謀、有悔意的合謀者,提供證據,給予豁免是無可避免。他亦認為,「寬待政策」制度令合謀者雙方不信任,亦減低合謀者之間的團結程度,有利減少合謀現象,「大家唔信任對方,就冇咁容易合謀到,如果係攬住一齊死,反而鼓勵佢哋更齊心,一齊秘密做嘢」。陸又說,今次案件嚴重,他個人認為競委會的檢控有警惕作用,因有可能有合謀者舉報合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