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慳識儉是美德,特價更加要把握!但消費者委員會發現多間超市的「特價價錢牌」所示較高的「刪除價」,並非等於消費者所理解的「原價」。消委會檢視本港4大連鎖超市42款貨品價格標示,發現近九成貨品會同時標示「刪除價」和價格較低的「真實售價」,但逾七成半(32款)減價貨品過去30日內從未以該「刪除價」發售,或有故意抬高刪除價作促銷,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更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消委會今年4至7月,在AEON、Market Place By Jasons(下稱Market Place)、百佳及惠康,共16間店舖,實地檢視42款較受歡迎貨品的每日價格,包括食品、飲料及日用品等,並比較貨品過去1年的網上售價。消委會發現,Market Place有32款貨品,在同一分店連續30日都不曾以刪除價銷售,惠康有31款,百佳有18款,而AEON則有4款,包括Market Place及惠康的「12罐裝可樂」的售價僅約為刪除價的四成。「3支裝純正粟米油」,亦見類似情況,刪除價較真正售價高出約1倍。即使超市曾以刪除價出售部分貨品,亦只維持相當短暫時間(少於5日),消委會發現AEON有7款貨品、惠康有2款及百佳有1款貨品曾出現上述「快閃原價」的情況。

或涉誤導消費者
消委會指,根據條例的執法指引,商戶在作出價格比較時,應明確標明刪除價的定義,若刪除價是指「原價」,商戶須於一段合理期間內應用該刪除價作銷售,而所有超市均沒有清楚說明刪除價定義,有機會令消費者錯誤解讀為貨品原價。不過,消委會同時指出,指引未為「合理期間」訂明考慮因素和評核準則,建議參考外國例子如新加坡,規定過去6個月內連續最少28日以較高價作售價。總幹事黃鳳嫺指,委員會沒有具體建議立場,外國做法或基於當地消費習慣等因素釐定,但仍有參考價值,認為更重要的是與業界商討。
黃鳳嫺認為,一般市民大眾見到一個「劃咗的價錢」又或「優惠價」,都會以為是減價,很少消費者會不斷留意及研究數十種貨品並發現相關問題,在一般大眾不留意的情況下,投訴亦相對較少,而市民提供的證據能否足以供海關立案也是未知之數。她建議海關可主動巡查及加強執法,亦期望商戶可自行改善標示價格。另外,消委會提供的「網上價格一覽通」格價工具,有提供數間超市常用貨品的網上價格作參考。

在超市購物要留意價錢。(鍾式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