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01-29 06:00:00

雙性人選性別未能自主 黃繼兒望設機制保人權

分享: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近年性小眾在社會上所面對的困難漸受關注,政府早前就性別承認議題展開公眾諮詢。私隱專員黃繼兒(圖)表示,被稱為「雙性人」的性發展障礙症患者,在身體構造上與其他人有差異,惟現時未有法例協助雙性人長大後更改性別。他建議政府設機制,保障雙性人人權。
 

雙性人的性別,多只取決於出生時的明顯性徵。黃繼兒昨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雙性人雖然在身體構造上與其他人有差異,但亦應有選擇性別的自主權。香港現時有法例保障基本人權,惟未有機制讓雙性人更改性別,而現時更改性別亦有不少限制,加上個案不多,有機會引起法律問題。黃繼兒指,社會上有聲音要求設立雙性人更改性別機制,亦知悉政府現正就有關機制進行諮詢,希望政府能設立獨立機制或法例保障雙性人人權,以及其個人資料等私隱。

adblk6


籲社會加強相關教育
黃繼兒指,社會對雙性人的認識不足,容易引起欺凌或歧視,對他們的影響甚大,認為社會應加強有關教育,而社會上亦應設更多方便雙性人的設施,如中性洗手間,令他們融入社會。出席同一節目的臨床心理學家廖麗玫就指,雙性人從小就承受很大心理壓力,包括被欺凌,以及面對被教育矯正等。她表示,現時的性教育只注重男女身體和生育題目,建議未來應加入多元性別議題,社會亦應為雙性人提供心理協助。


每5000嬰兒會有1雙性人
有兒科專家指出,全球每5,000個新生嬰兒就有1個為雙性人,成因源於胚胎在母體發展時,可能受染色體或基因變異等影響,致未能形成單一性別的生殖結構。雙性人可以有類似陰莖的生殖器官,同時有封閉的陰道;亦有可能完全呈現為女性的生殖器官,體內卻沒子宮,反而有睾丸。雙性人的其他器官亦有可能受影響,如尿道下裂,即其排尿口非在一般的位置,影響泌尿功能,亦有可能增加腎上腺衰竭或患腫瘤風險。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