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委會昨開會討論是否為執業醫生年齡設限。(資料圖片)
早前有女病人在醫務所注射肉毒桿菌針後不治,涉事醫生已年屆86歲,引起社會關注應否為執業醫生年齡設限。醫委會昨開會討論,主席劉允怡(圓圖)會後表示,不會就醫生執業年齡設限,或強制醫生驗身,強調醫委會現行機制下,有委員會檢視醫生是否適合執業。

醫委會昨午開會討論執業醫生年齡限制問題,醫委會主席劉允怡在會後表示,在會上檢視數據後,認為無證據顯示年齡高的醫生,被投訴或失德的個案會較多,亦沒有一套適合的驗身方法,可驗出醫生在身體及精神上是否適合執業,認為最重要是醫生知道自己的能力及限制,故不會就醫生年齡設限,或強制醫生驗身。但醫委會如接獲投訴,現行機制下有委員會檢視醫生是否適合執業。
病人組織憂醫生難自我監察
代表病人組織的業外委員、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在會前表示,醫生年紀愈大、經驗愈豐富,不認為醫療事故是因醫生年齡高引致,但進行手術或入侵性的醫療程序,需要醫生反應快,如醫生年紀大或會手震、反應亦較緩慢。他又指,對執業醫生年齡劃線持開放態度,但認為要討論是否規定醫生到達某個年齡,便需要定期作身體及精神檢查,確保適合執業。他在會後表示,擔心有醫生難以自我監察,影響醫療安全,如再有年齡較高的醫生發生醫療事故,會再要求醫委會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