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y於千禧年從加拿大回流香港,同年參選港姐,雖然未獲名次,卻得到機會簽約成為藝員,入行後由低做起,一直只飾演路人甲乙丙,偶爾才會獲得有名有姓的角色。2011年,終憑《真相》的巴辣闊太Emily,令觀眾留下較深刻印象,「這個角色本來只有一集戲分,屬其中一個單元故事的人物,後來同劇演員通知我,之後幾集都有Emily出現,那一刻我十分開心,深感演出獲得監製和編劇認同,讓角色得以繼續在劇中亮相,對於我是最大的讚美和肯定。」
文:Virjoy 圖:莊振邦
遇上最惡毒癌細胞
冒出頭來的良機終於出現,對於演員而言可謂千載難逢,然而Mandy當時根本無能力好好把握,因為她更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不幸患上乳癌,「2010年11月,我發現右邊乳房有硬塊,當初以為只是一般暗瘡之類的問題,後來硬塊愈來愈大,於是向乳腺科醫生求診,經過檢查,證實患上了第一期乳癌。」Mandy的主診醫生形容,在她身上出現的是最惡毒的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癌細胞快三、四倍,幸而未有擴散至淋巴,「過程發生得太快,我確診後3日就要進行切除腫瘤手術,那有時間好好整理思緒?幸好醫生早已明言,我患上的癌症屬於早期,如無意外不會有生命危險,那一刻我心想,既然下一步並非步入死亡,就不必要令自己墮進太極端和不安的情緒。」
接受手術、化療、電療及標靶藥,藉此減低癌症復發的風險,但受到副作用影響則在所難免,「其實現時治療癌症的方法已並非如以往般有很多副作用,起碼我承受到,最明顯只不過是所有頭髮在一夜之間脫清光。」歷時年半的抗癌日子,她當作放了一次長假,「當時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安心治病,養好身體,期間曾認真考慮過應否繼續當藝員,但與公司商討後,我獲安排擔任《都市閒情》主持,工作時間和收入都較穩定之餘,亦毋須應付日以繼夜的拍劇模式,所以我沒有離開。」完成18次標靶針注射療程後,宣告抗癌成功,重新投入工作。
角色反映香港女性
或許因為演繹野蠻潑辣女人入型入格,事隔6年,Mandy遇上跟Emily性格相若的角色:《愛.回家之開心速遞》的龍力蓮,不過這位「大小姐」似乎更能夠討得觀眾歡心,只要看看臉書或網上討論區,不難發現有網民大讚Mandy的表現,祝福她可以站在頒獎台上高舉獎座,「Emily是一個完全負面的人物,龍力蓮則比較立體,由於要背負家庭包袱,所以經常要表現得比男人更加強悍,但她又不失軟弱一面,尤其是當面對愛情和家人時,正好是現今香港女性的寫照,加上處境劇一播就是一整年甚至幾年,故此較容易與觀眾建立感情。」觀眾之所以受落,無疑是因為龍力蓮被塑造得貼近真實人性,具備不同層面。
別受情緒影響
回望抗癌經歷,當時人生跌落谷底,今日卻不單止重拾健康,更攀上了事業的小高峰,箇中反差,即使老土,也不能否認正好是「柳暗花明」的活生生例子,亦值得正面對困境的人作借鏡,「我是基督徒,很感恩,治好大病,兼且達成參演處境劇的願望,讓我可以好好磨練演技。回想過去患病的日子,啟發了我有一種想法:有時我們所擔心或驚恐的事情,在生命裡都不一定會發生,往往只是自己嚇自己,但情緒會受影響而不斷放大,導致看不清事實真相,無法從容面對困難,錯估形勢。我們應該抱著看得開的態度,不要收埋自己鑽牛角尖,若不釋放自己,就會連跨過難關的機會都被抹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