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6-12-22 06:00:00

【故事】參與人生首個救盲旅程 白只:讓自己更貼地

分享:

【故事】現今社會醫學昌明,眼疾在香港是一個相對容易解決的小事件,但在一些偏遠的落後地區,卻是一個「生與死」的大問題。藝人白只常常為其演藝事業忙忙碌碌,早前他參與了人生首次的慈善探訪,與十位中學生跟著奧比斯到山東,探訪當地眼疾兒童的家庭,了解他們的情況,透過一個個家訪故事,方知自己對眼疾的認識膚淺,短短的一個旅程卻讓他們大開眼界。文:簡淑敏      攝:林俊源、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Ezra(左起)、白只及Shannon均希望分享旅程,讓更多人知道偏遠地方的眼疾情況。

Ezra(左起)、白只及Shannon均希望分享旅程,讓更多人知道偏遠地方的眼疾情況。

探訪團有機會了解奧比斯在當地的救盲行動。

探訪團有機會了解奧比斯在當地的救盲行動。

近視、遠視、斜視、白內障或青光眼等「眼疾」,在香港人眼中相對是一些小問題,「去睇醫生咪得囉!」白只也是其中一個有這些想法的人,他說,「眼疾」這回事,對他來說就如其名「白紙」一樣,只知「隻眼有問題咪去驗眼、配眼鏡、睇醫生囉!」但原來一切並非想像中簡單,「隻眼有事原來可以睇唔到醫生,無錢睇醫生或無醫生喺度,睇完又可能話幫唔到你,因為無呢種技術,甚至可能根本不知自己對眼有事。」


會堂塞滿病人 感覺譁然
今次到山東探訪,白只與十位學生大使同行,其中就讀中六的趙旨生(Ezra)直指,從書本想得知白內障、青光眼等,但從想過世界上究竟有幾多人有眼疾問題,反而親身到當地時的發覺就是「嘩」,原來只是一個內地省份,一個小小地方已經有這麼多人有眼疾問題,塞滿了一個社區會堂,感覺很譁然。而就讀國際學校第13班的楊鏇穎(Shannon)亦稱,只要有外界的支援、統籌或資助,村民由檢查、診斷至做手術,可以很快便完成,但整件事最缺乏的是對眼疾的認知。
白只又稱,雖然睇手術過程是旅程的「重頭戲」,但自己最深感受的卻是家訪,探訪接受手術後的眼疾兒童。他說,發現這些家庭最大改變不單止是恢復視力,而是整個家庭都重燃希望,少了擔心,起碼可以自力更生,起碼有機會規劃自己的將來,可以正常地生活,因喪失視力就如剝奪了他們最基本的事,這些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一直沒有好好珍惜,但原來並非如此。

adblk6


視力令家庭成員更獨立
Shannon也認為,家訪時覺得整個家庭各成員都獨立了,可能因為之前小朋友有眼疾,父母要去照顧,但康復了便可以有各自的生活,父母可以出外工作,每個人都變得獨立,氣氛都輕鬆了。
從人生首個探訪旅程,白只覺得自己學到更多。他說,在香港的生活就是排戲、演戲再排戲,但世界原來很大,又說自己並非要改變世界,但起碼自己要去接觸世界,讓自己更「貼地」,多關心世界、關懷身邊的人,擴闊了眼界,便會珍惜目前所得的。Ezra及Shannon均希望,藉著分享自己的探訪經驗,讓更多人知道世上疾苦,有更多人伸出援手,最終改變眼疾所帶來的困境。

探訪團在當地亦有機會,感受一下失明的滋味。

探訪團在當地亦有機會,感受一下失明的滋味。

家訪的過程讓白只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家訪的過程讓白只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