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4-02-23 04:31:38
日報

am專訪|武俠江湖中踽踽獨行 專訪金庸著作譯者 張菁

分享:
譯者 張菁

張菁希望世界各地的讀者都欣賞到金庸的作品。

若然要把中華文化想像為一幅拼圖,金庸的小說必是不可或缺的一塊。引人入勝的武術招式、充滿俠義情仇的武俠江湖、哀怨纏綿的愛情故事,都使一代又一代的華人讀者沉浸在其武俠世界中不能自拔。80後譯者張菁,約10年前開始參與翻譯《射鵰英雄傳》的工作,如今又獨力翻譯《神鵰俠侶》。除喜見譯作與讀者共同成長,對張菁而言,更重要是見證武俠小說在世界不同角落裡開花。

記者:朱慧恩 圖:林靄怡

射鵰英雄傳 郝玉青 張菁

郝玉青與張菁分別負責翻譯《射鵰英雄傳》的卷一及卷二。(受訪者提供)

神鵰俠侶 英文版

首卷英文版《神鵰俠侶》去年底出版。(受訪者提供)

2012年,英國出版社MacLehose Press買下「射鵰三部曲」的英文版權,當時張菁與出版《射鵰英雄傳》英文譯本的項目牽頭者、來自瑞典的譯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一起合力翻譯《射》,郝玉青負責卷一及三,張菁負責卷二及四,由著手翻譯第一卷,至成功出版一共4卷的英文版巨作,經歷了將近10年的時光。如今,張菁將獨力挑起翻譯整部《神鵰俠侶》的工作,首卷亦已於去年底出版。

張菁在香港出生及成長,18歲赴倫敦大學唸藝術史,畢業後順利在英國V&A博物館找到工作。唸美術史、進博物館工作,一切看似理所當然,但腦海中一直有一把聲音,告訴她這並非她的理想「歸宿」。年輕時的張菁是音樂及話劇迷,既是樂隊成員,又是常常看話劇,在劇場世界浪蕩的她,對中國文學作品在劇場缺席感到不解。「倫敦每日有上百套劇場,有來自歐洲、印度,日本,甚至非洲的故事,但中國作為一個古老的文化國度,歷史悠久而作品眾多,那時大約是二千年左右,中國的視覺藝術家很火紅,但偏偏其他文化內容卻似是不存在。」

附在張菁身體的中國文學魂在她體內翻騰,對於中國文學作品竟在世界的話劇舞台上不見蹤影,她心有不甘。「那時便覺得中國文學有些作品是需要翻譯。」在博物館工作期間,她與當時到館內實習的郝玉青結緣。後來郝玉青當上文學經紀人,並從事文學翻譯工作,她與來自英國的經紀人搭檔取得金庸作品的英文譯本版權後,便邀來張菁一起翻譯《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的其中兩卷。

adblk6
張菁 張菁 張菁

見證讀者與作品共同成長

雖然金庸的作品在華人圈子裡無人不識,但這個精彩絕倫的武俠江湖卻只在華人圈子裡盪迴,英文譯本並不普遍。張菁表示,金庸作品中,曾出版英譯本的包括《雪山飛狐》、《鹿鼎記》及《書劍恩仇錄》,均由大學的出版社出版。「大學出版社面對的是漢學群體,即研究中文的外國人,因是大學出版社出版,故其發行及出版皆在學術界中。」而MacLehose Press的出版項目,稱得上是金庸作品英文譯本的首個商業出版項目。

自從《射》卷一英譯本出版後,其他語言版本的《射》亦陸續面世,包括芬蘭文、德文、意大利文等等,使金庸作品與世界的距離又再走近一步。而作為譯者的張菁,便充當文化推手的角色,把金庸的作品帶到不同角落,讓世界各地的讀者也能沉醉在金庸筆下的恩怨情仇中。「能夠有機會把我兒時讀得很開心的書與他人分享,是很榮幸及難得的事。」不同國家與種族,有著各自文化與歷史,但對張菁而言,翻譯的過程就是尋找人性的共通點。「現時很多排外、分化,但我們都是人類,都得面對生老病死,至少在翻譯時,我們要找的就是人性的共通點,異中求同,令讀者有共鳴。」

除了見證中華文化在他鄉落地生根外,最令張菁感動的是看到有年輕讀者與自己的譯作一起成長。「有個美國女孩寫信給我們,說由9歲讀(金庸譯作)到14歲;亦有讀者在亞馬遜留言,說其兒子由9歲睇到16歲,當刻覺得很感動,沒想過會有小朋友與我們一起成長。」

張菁

張菁將在香港國際文學節中分享翻譯心得。

期望翻譯嶺南作者的作品

《射》有好搭檔郝玉清並肩作戰,來到《神鵰俠侶》,則由張菁獨挑翻譯大樑的工作。她認為,與《射》相比,《神鵰俠侶》的感情觀複雜很多,除了涉及愛情外,亦牽涉對國家及民族的責任。《神鵰俠侶》英譯本去年底已正式出版卷一,預計將分四卷出版。

談到未來的計劃,張菁直言很想嘗試翻譯犯罪謀殺小說,然而,她還有另一個更大的心願──把幾個她很欣賞的廣東作者的作品翻譯成英文,把嶺南文化的種子散播到海外,在異國土壤中開花結果。她留意到,近年開始有作者以廣東話創作。「東北有蕭紅,陝西有賈平凹,嶺南除了有武俠小說外,亦應該有其他作品可以分享」。

於3月舉辦的香港國際文學節暨香港國際青少年讀者節中,張菁將與讀者分享翻譯金庸作品的心得。現為全職譯者的她,笑言翻譯金庸作品的工作已佔據她所有時間,雖然稿費微薄,但為傳播中華文化,她樂意貢獻一分力。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