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處推出工作暑熱警告一個月,共發出11次暑熱警告,合共22小時。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表示,據工友反映,有逾半工地未能執行暑熱指引,建議各方盡量配合指引,今夏後收集數據檢討。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梁敬國則表示,業界認為指引難以操作,商會正邀約承建商、分判商和工會代表開會,制定「落地」、可操作的業界指引,期望盡快在今夏推出,供勞工處考慮。
記者︰曾偉龍
勞工處上月15日推出工作暑熱警告,《am730》統計在措施推出首個月內,勞工處於8天共發出11次黃色工作暑熱警告,佔22小時,其中5月31日發出的警告於上午8時40分生效,至下午3時40分結束,歷時7小時,是至今歷時最長;而6月2日三度發出警告,分別歷時2小時及1小時,三次警告之間時差僅差10分鐘和20分鐘,「三掛三落」,一度引起混亂。
建造商會擬制定業界指引供勞工處考慮
暑熱警告實施首月惹來不少爭議,梁敬國表示,現時暑熱指引下分輕、中、重極重勞動的工人,有不同的休息模式,實際上難以操作,「通知亦要有時間,如果個工人差一分鐘休息,也要記低個時間」,非常混亂。他指,建造商會正相約承建商、分判商和工會等持份者開會,希望草擬一個適合行業並可以操作的行業指引,再與發展局商討,及交予勞工處考慮。他強調,業界指引將比勞工處的暑熱指引「落地」和「可操作」,具體細節則未能透露,希望盡快在今夏推出。
他又強調,制訂業界指引並非另起爐灶,是依《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中指「僱主及僱員應以共同協商的原則,共同訂定合理及可行的預防措施和方案」的精神而行。
周小松指逾半工地未執行指引
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表示,據工友反映,現時有逾半工地未有執行暑熱指引,並不理想,理解部分公司對指引感混亂,僱員亦有不適應,但現時暑熱指引是以科學方式安排工人休息,達到最佳的避暑效果,雖較複雜,但希望各方盡量配合,待今夏後收集數據檢討。
但他建議,現時暑熱指數只建基於京士柏地區數據,未必代表全港各區熱壓力情況,建議可加入溫度作觸發發出暑熱警告的另一條件,短期內亦可針對經評估的特定工地設立另一警告體系,讓工人休息,舉例「機場停機坪未有(暑熱)警告已經40度」。
對於建造商會擬制定業界指引,他則指,需視乎業界指引能否減低工友中暑風險,才決定取態,並指業界指引需獲勞工處認可,符合科學原則。
工會憂7、8月更混亂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表示,暑熱指引執行上有困難,例如工友工作地點分散,難以通知,「通知得來暑熱警告已取消了,單靠警告,實際運作上有困難」。他又認為,勞工處應思考如何避免6月2日「三掛三落」的情況,並擔心七、八月酷熱天氣較多,現時的混亂將會加劇。
勞工處回覆指,勞工處會小心留意各種情況,與天文台共同探討改善暑熱警告系統的空間和方法;勞工處亦透過巡查確保僱主採取措施預防僱員在工作時中暑,自上月15日指引發出起至上月底,勞工處巡查約2,500次,及發出約150個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