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謝幕,港隊佳績使體育產業化討論升溫。香港體育及相關活動2021年的本地生產總值達620億元,佔比2.1%,其中涉體育教育的體育運作營運和體育支援服務貢獻共77%的體育增值,但體育旅遊即使在疫前佔比亦不足6%。體育學者雷雄德認為,學校體育興趣班價值龐大,可成產業支柱,學童長大後更會變成賽事觀眾和產品用家。經濟學者李兆波指,體育旅遊需要有國際大型比賽配合。記者︰曾偉龍
翻查統計處資料,香港體育及相關活動的本地生產總值(GDP)由2016年的510億元,反覆升至最新2021年的620億元,5年間增加逾20%,期間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9%至2.1%;就業人口則由2016年的7.8萬人,一度升至2019年的8.3萬人,疫下再減至2021年的7.4萬人。
根據統計處定義,體育及相關活動計及四個界別,分別為涉及體育教育的體育設施及體育俱樂部運作經營;體育相關用品的製造、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涉及相關零售、餐飲和住宿等的體育旅遊;以及體育的支援服務,包括體育設施建造、體育博彩、體育出版及節目製作、體育醫療和保險,以及體育科研等。
體育運作經營增值最高
參考體育及相關活動以基本價格計算的增加價值(基本價格計算的生產總額減去以購買者價格計算的中間投產消耗),2019年相關增值達390億元,為近年最高,當年體育運作經營增值達168億元,佔比43%,為四個界別中最高,其次是體育支援服務的140億元,佔比36%。而新冠病毒2020年襲港,打擊體育會和訓練班營運,體育運作經營的相關增值減至2021年的122億元,佔比32%,而體育支援服務迎頭趕上,增至最新的171億元,佔比45%。
不過,體育旅遊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增值佔比由疫前2017至2019年的4%至6%,跌至2021年的不足1%,相當於3.8億元,從業員人數亦由疫前的約4,000至5,000名從業員,跌至疫下的不足1,000人至1,000人。
培養學童欣賞體育
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表示,近年香港湧現很多跑會和運動興趣班,不少學校亦設有興趣班,形成龐大市場,支持運動教練和導師生計,「假設中小學生有40萬,一個月兩千蚊都已經8億(元),打個七折,都5億幾(元)。」
他認為,發展體育產業可由學校入手,培養學童欣賞體育,長大後可成為賽事觀眾,或參與運動成為產品服務用家,而產業化需由市場主導,發展出有規模的市場需時,「要煲三、五、七年」,但現時體育設施嚴重不足,成為運動人口增長的阻礙。
引國際大賽振興旅遊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指出,雖然體育相關活動產值達2.1%,但涉及零售、建造和旅遊等,有機會重複計算,而買波鞋和運動衫未必是為了參與體育運動,亦會計入體育銷售,至於近年體育支援服務增價較高,或與啟德體育園興建有關。
政府提倡盛事旅遊,他認為,發展體育旅遊需要兩項條件,包括港隊持續在國際賽獲佳績,以及本港持續舉辦可吸引外地觀眾的國際大型比賽,「劍擊、單車比較有延續性,但未必有足球、籃球咁牽動人心」,但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下降帶來暗湧,因若有大量外國僑民在港工作和活動,可帶動親友和夥伴訪港觀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