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已有75年歷史的九龍城清真牛肉館,不論你有否嘗過其遠近馳名的爆汁牛肉餅,都一定對它們若有所聞:沒有華麗的裝修,也沒有花巧的宣傳,店外絡繹不絕的人龍彰顯了它們無可取代的味道。這天一頭清爽短髮的馬太難得清閒,便坐下娓娓道來這麼多年和家人走過來的堅持。
同心協力 積極向上
訪問當天雖是落場時間,店內的人手較少,但當有客人舉手示意,甚至只是頭微微一抬,馬太都會立即發現並提醒員工滿足客人需要。「我覺得老闆嘅領導真係好重要,唔使下下要鬧,而係自己都要去做,咁員工見到自然就會去做。」所以店舖雖然人客眾多,但因有一群積極的員工使每位客人都不被怠慢。「同埋我成日都會留意客人有冇食淨嘢,如果有就問下點解呢?之後同返廚房講邊到可以做好啲,咁樣我哋先可以進步。」這種直接和客人溝通的習慣,也是它們能一直保持品質的關鍵。
真材實料 童叟無欺
除了店舖要上下一心之外,馬太坦言老店要控制來貨質素亦是多年的挑戰。「咁我哋舖頭老,供應商都會老㗎嘛,。所以來貨我哋睇得好緊,一定要材料靚先可以保持食物質素。」這從一而終的滋味,也經不少熟客認證沒有改變。「好似牛肉餅咁,我哋係用靚牛肋條去做餡,用啲肉靚先會爆汁。同埋個配方係老爺嗰陣傳落嚟,咁多年都冇變過。」難怪多年來即使有其他競爭者想仿製,也以失敗告終。「我諗煮嘢食要有天分,好似我老爺咁,當年都係由排檔做起,慢慢多人欣賞先可以落地生根咁多年。」故當年除了因份量足味道好深受街坊歡迎外,連邵逸夫和朱維德亦會幕名而來。
最滿足客人欣賞
不要看馬太現在對店舖的大小二事都瞭如指掌般,其實她以前是英文老師。而行業跨度如此大,難免剛接手時有「蝦碌」事發生,「以前有個客人以為圈喺餐牌上就代表落單,之後佢等咗好耐都冇人理佢,就鬧我唔幫佢落單。」自此馬太便學會觀察客人神情,這樣的事便沒有發生過了。「好似我媽咪講,人生就好似行路咁,你見橋就上橋,見氹就檻過去,擇善而執。」所以她一直抱持只要認真做總會有人欣賞的態度去經營,「我每次見到啲客人食晒啲嘢我就好滿足,好似肥姐唔太舒服嘅時候都有嚟幫襯,真係好感激大家咁欣賞我哋。」
老店的安全感
而積極向上的精神,除了令清真牛館的品質有信譽外,更是不少街坊於疫情三年時的「安全感」。「我覺得心態好重要,好似之前疫情咁。我記得街上面好靜,我哋盡量可以開嘅就開,一來想堅守返自己嘅崗位,盡返少少老舖的社會責任;二來好多街坊可能屋企真係煮唔到飯,要買外賣。」因此當時不少街坊都十分開心,只因在一條肅靜的街道上,仍有一份熟悉的味道陪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