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拿山跟峴港相距不遠,可以清晰遠眺得到。
有些人、有些組織巴不得想把殖民時代遺下的東西一一抹走,但明顯越南不是這樣想,不少法國殖民時期留下的建設都保存得宜,如今更成為了亮眼的景致。峴港的巴拿山(Ba Na Hills)就其中一個好例子。
文:李兆祥
(www.facebook.com/what.angus.sees)
十九世紀法國把越南納入為殖民地,時至今日,全國到處都留下了許多法式建築,為該國營造濃濃的法式風情。越南氣候熱又濕,當時的法國官員到處訪尋避暑地,而其中一個正是位處中越峴港的巴拿山,山上一片平地被塑造成為一個法國度假小鎮;千禧年後巴拿山再被重新發展,不但建造了世上最長及落差最大的登山纜車,更建造歐洲式城堡、酒窖、遊樂園等,成為一個清爽的異國空間。
原本滿山是香蕉
不說不知,巴拿山本來是一大片香蕉山林,故被稱為Banana Hills,後來簡化成Ba Na Hills。法國人發現巴拿山不但氣溫宜人清爽,水質更比其他地方為佳,於是在此建別墅、餐廳、庭園甚至種植葡萄建酒莊,又把法國佳釀運到這裡的地底酒窖珍藏。直到越南改革開放,有財團接手營運,打造巴拿山成為「越南小迪士尼樂園」,香蕉樹,當然全砍光了。
法國人離開了,造就出每年近150萬人次觀光客的佳績。
乘搭過逾5公里的纜車,就到達了海拔1,487米、可居高俯瞰山上蒼林的巴拿山樂園。第一眼令人注視的就是城堡,其實它是一個酒窖,可以通往當年法國人開鑿的地下藏酒庫,通道上放滿橡木酒桶,只可惜這裡早就人去「桶」空,只能坐在戶外庭園中,把酒之際想像一下當年這裡釀造葡萄酒的盛況。
歐式樂園婚攝熱點
巴拿山的另一邊是歐洲大街和主題樂園,這裡有新建成的戶外滑軌車,依蜿蜒斜坡滑下,教大家為痛快玩一會而大排長龍一句鐘;另一面是像真度極高的1:1歐洲小鎮,廣場中央不但有噴水池,周遭還有歐式古雅商店街、教堂、食店,配合山上比山下低幾度氣溫的「涼意」,我的確有置身歐洲街頭的錯覺。
既有如斯仔細雅致的建築,又怎可白白浪費?幾對新人不約而同在歐洲大街和建築前拍婚照,為巴拿山多添一絲浪漫暖意。
INFO
巴拿山
門票:60萬越南盾
網頁:www.banahills.com.vn/en/
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均須辦理簽證。在越南駐港領事館申請1個月單次簽證,HK$560,需要5個工作天;透過網上辦理,先繳付29美元,抵埗後再於落地簽證櫃位另多付25美元辦理。
機票:Jetstar Pacific每周3班航機往返香港及峴港,單程HK$328起(未連稅及附加費等),訂票:www.jetstar.com/hk/zh/home。
旅遊資訊:tourism.danang.vn/en/(峴港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