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上漲,甚至突破了去年12月份的高點,達到了2.644%(這比2月初的2%高了許多)。這是自2011年7月以來的最高值。與此同時,2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上漲至3.1%,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點。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達到了4.44%,逐步逼近去年的新高位置。而小龍之前提及,美債息會上升至6%,而這鮑威爾近日私講話已經引證。
這些資料表明,國債市場正在經歷劇烈的變化,這種情況可能對債務負擔沉重的歐洲帶來麻煩,而歐洲的情況已經非常嚴峻。除了財務影響之外,債券價格的下降可能會對經濟和社會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因為歐盟的穩定已經受到質疑。葡萄牙、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等歐元區國家在2010年代初經歷了歐債危機,並且在該危機後仍然面臨著債務壓力。特別是,這些國家的債務壓力似乎比上一次嚴重得多,義大利的情況尤其引人注目。義大利的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高達130%,是歐盟國家中最高的之一,這使得義大利面臨著長期的財政風險。義大利從上一次歐債危機中挺過來了,主要靠歐洲央行大規模QE印錢來購買其國債,讓債務得以延展。但德國在實質性削減債務,而義大利則增加債務。按照《穩定與增長公約》,政府負債率不能超過60%,義大利一直高高在上、遙遙領先歐洲五國,疫情之前已經飆升到130%,是規定的2倍多。疫情之後,更是直接飆升至150%以上。
葡萄牙、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的2021年政府債務率分別為127%、56%、193%、118%,而2009年分別為75.6%、61.8%、109%、53.3%。歐豚5國裡面僅有經濟體量最小的愛爾蘭小幅削減了政府債務,而其他4國債務水準持續攀升,高的令人咋舌。上一次歐債危機,是從周邊經濟實力很弱、債務壓力大的希臘開始的,並逐步蔓延至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等國,並進一步威脅至核心經濟強國。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也面臨著一些挑戰。2022年12月,美國M2貨幣供應量年增率減少1.4%,這是自1960年有記錄以來,首次出現年增率減少跡象。去年聯邦儲備委員會自6月起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到9月起,每月將以縮減950億美元為上限,自9月15日以來,至10月19日的5星期,累計縮減887.61億美元,單計10月至今已縮減510.58億美元。這一舉措旨在縮減聯邦儲備委員會持有的債券和其他資產,從而縮小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這也是為了防止通脹和金融風險的發生。然而,這也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因為更少的資金流入市場。
此外,最近香港也出現了一些經濟變化。很多人認為,香港通關及放寬口罩令會令到香港經濟變得更好。然而,這一做法實際上在週邊很多地方已經推行了半年至一年以上。當然短期刺激一定有,但是目前我們要擔心的是週邊突然的經濟轉差。
而近日鮑威爾的講話正好引證小龍之前文章的觀點:
記得2018年筆者以債券熊市為題,指出債券將有問題,所以2018年股市會出現下跌。當時寫「筆者多次提出美國不論10年或者30年的債息都成了一個均等的35年週期,此35年是1946年至1981年走了35年的熊市,1981年至2016年走了35年的牛市。而在1981年至2016年之間有一條約20年不破的下降軌,在這幾天美債急升的時間升穿了。先不要說美債會走35年的熊市,如果美債未來幾年的反彈幅度是0.236的黃金比率,那十年美債也要上升約4.6厘,如反彈至0.386是約6.78厘。正常情況下,美債的上升令其他國家或公司債券定必要上升其發債息率(即價格下跌),但是如果市場突然出現一些突發因素,那不容少看其震盪的恐怖。所以2018年小心債券的熊市而引發出的災難。」這些歷史資料表明,債券市場也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 目前美債已試過上升至4%的水準,如上面的論據是正確,那麼美債會否會上試0.386的黃金比率,即6%?如果是的話,那麼債券市場將面臨更大的風險,這可能會導致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調整。
以下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證詞中準備的聲明的主要要點:
- “如果所有即將公佈的數據都表明有必要加快收緊,我們準備加快加息步伐。 ”
- “最終利率水準可能高於此前預期。 ”
- “將繼續根據即將公佈的全部數據以及對增長和通脹前景的影響,逐次會議做出決定。 ”
- “1月份整體數據的一些強勁可能反映了反常的溫暖天氣。 ”
- “到目前為止,除房地產外的核心服務業幾乎沒有出現通貨緊縮的跡象。 ”
- “要讓通脹率回落至2%,就需要降低除住房外的核心服務業的通脹率,而且勞動力市場很可能會出現一些疲軟。 ”
- “持續提高政策利率可能是適當的,這樣才能採取足夠嚴格的立場,讓通脹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到2%。 ”
- “讓通脹回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道路可能會很坎坷。 ”
- “我們仍將堅持到底,直到任務完成。 ”
那麼我們要跟聯儲局作對,大加槓桿嗎?
作者:江恩小龍劉君明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原文刊登於 HK Money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