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4-08-02 04:30:38
日報

am專題|書展客每年非書展購書355元創8年低 出版業︰多逛書店讀者不去書展

分享:
書展

受訪書展入場客場內消費912元,佔全年購買印刷書比例74%,均創近8年新高。(資料圖片)

書展謝幕,貿發局調查指入場客人均消費912元,按年升4.6%,佔全年購買印刷書平均開支74%,即非書展購書開支僅355元,是2016年以來最低,而受訪者單月電子及紙本閱讀時數則回升至16小時及19小時,仍較疫前為低。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蘇惠良表示,數字反映參加書展的讀者平時較少到書店,平時流連書店的讀者未必願意去書展,期望政府加大資助協助小書商參展,令書種更多元,吸引書迷入場和推廣新作家。記者︰曾偉龍

今屆書展本月23日謝幕,貿發局自2016年起公布入場人士閱讀習慣和消費調查,今年受訪820人的場內人均消費達912元,按年上升4.6%,亦是2016年以來最高,佔受訪者全年購買印刷書籍開支的74%,比例亦創新高,即該年的非書展購書開支僅355元,同為2016年以來新低。

閱讀時數方面,65%受訪者指過去一個月有閱讀電子書,比例與去年一樣,其平均閱讀時數為16小時,高於去年的9小時;而97%受訪者過去一個月有閱讀印刷書籍,較去年微增1個百分點,平均閱讀時數為19小時,亦高於去年的16小時。不過今年閱讀情況仍遜於疫前的2019年,當年有98%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個月有閱讀印刷書,閱讀時間為23小時,有近70%人表示過去一個月有閱讀電子書,相關閱讀時間為18小時。

書展

受訪書展客 過去一年購買印刷書開支 (資料來源︰貿發局)

書展

受訪書展客 過去一個月閱讀時數 (資料來源︰貿發局)

出版業︰本地讀者明顯分兩批

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兼明報出版社總經理蘇惠良表示,書展客消費額上升或與書價上漲有關,購書量未必有增加,而受訪者平日購書額僅為355元的8年新低,反映本地讀者明顯分成兩批,一批人每年主要到書展購書,平時少去或不去書店,另一批平時會到書店購書的書迷,近年則沒有到書展。他又指,坊間對書展有銷賣場和欠缺深度的印象,根本原因是書商參加書展成本不斷增加,連同場租和人工等,較疫前已上升20%至30%;大型書商專注推售潮流書和熱門書,小型書商無力參加,整體參展書商數目下降,場內沒有冷門書和特別主題的書,未能吸引書迷,「大家掛住做生意,唔係擺資源做文化活動,係一個惡性循環」。

他建議,政府應對書商提供更大資助,讓小型書商有能力進場,帶來更多種類的新作和新作家,配合書展場內撥出更多空間舉辦新作家活動,讓廣大讀者可以接觸本地新晉作家,「參展十幾年,睇住書展變化不大,但愈嚟愈難做,營運模式冇改變過」。他補充,書展內地客雖有助生意,但因海關政策,不能大量購書回內地。
 

adblk5
書展

彭志銘指書展入場人士平日年均只消費355元買書,僅夠買2至4本書。(資料圖片)

彭志銘:依賴書展已成病態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則認為,香港書業過去20年均過度依賴書展,已成病態,影響書店平時銷情,以次文化堂為例,過去書展7天生意已接近全年收入的一半,因此一些出版社忍氣吞聲,亦要參加書展。

彭志銘續指,本港出書量近兩年暴跌,「(以前)多社運相關嘅書,講暴政、正義、中東問題」,現時書種選擇減少,閱讀量自然大減。他又說,現時書業陷入摸索期,「例如九龍城寨得,連相關嘅舊書都加印,大家冇方向,係一窩蜂」。他亦質疑,貿發局6月底才向參展商交代書展「影視文學」主題,「(貿發局)見到《九龍城寨》(電影)4月爆(紅),咁啱有《繁花》(劇集播出)先拉埋嚟,成年都定唔到主題」,影響參展商入書部署,變相令選書難有特色。

amJetso送 Bodysonic先力牌窗口式冷氣機X靜音循環風扇X電動冷凍小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