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6-10-30 11:30:00

做功課

分享:

李太氣得久久也說不出話來。李先生在一旁卻不以為然。

「昨晚我難得跟從加拿大回來的朋友會面,所以才要他幫忙檢查女兒的功課。結果是甚麼?英文的功課被我發現有錯,數學的加數也計錯,我真的很憤怒。我點可以再信他,放心讓他幫忙處理女兒的功課?連出外見朋友的機會以後也沒有了。」李太氣仍難平。

李先生卻沒有被打倒說:「我很喜歡跟女兒做功課,少少的錯有甚麼問題?又不是要求高分數,但過程中女兒和我合作愉快。」這說話把原本已在生氣的太太,更氣得不知如何回應。

在家庭治療的過程中,許多時候,當事人很希望治療師能支持其中一方的立場,而讓另一方「投降」。但在關係的問題上,又是否只以對與錯便可以解決呢?

李太一方面希望丈夫能幫忙處理孩子的功課,一方面卻放心不下,結果李太不滿意丈夫在處理孩子功課的表現,更因為達不到她的期望感到氣餒,而丈夫也感到不被太太尊重及信任,他便以「罷工」或「怠工」來抗衡。最後,太太覺得自己要獨力負責孩子的功課,也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同時丈夫也不能參與其中,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最終受害的當然是女兒及夫妻之間的感情。

adblk6

對李太來說,女兒取得好成績是重要的。但若以此作為標準來判斷丈夫有沒有盡力協助女兒做好功課,似乎是很難達到的。如要丈夫多投入參與照顧孩子,作為妻子的便要多鼓勵多支持,更要學習不干預孩子與爸爸之間的互動,讓他們發展他們之間的默契,慢慢地丈夫也會重視及更有能力去做好爸爸這個角色。

丈夫沒有長期參與孩子的功課事務,或許不太明白太太的緊張及關注點。如能令太太安心交付給丈夫去處理,讓她可以出外走走輕鬆一下,對整個家庭也是一件好事。

孩子的功課或許在丈夫的協助下,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對於整個家庭的關係卻是一次重要的提升。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