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新年,中國人的家庭都很重視這個節日,平時少見面的也會趁機拜年聚一聚,晚飯的菜式也特別豐富。
但對於子庭來說卻沒有分別。「無論過節或平日吃飯,她都會挾著餸裝滿碗內便走開,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還算是一家人嗎?」子庭媽媽說。
「我不是喜歡看電視,只是跟他們沒有話題,不然意見不合,爸爸便大聲吵鬧,唯有分開吃飯會好一點。」子庭說。
如果一家人同枱吃飯是如此困難,其他更重要的事情,相信也很難做到有商有量。
吃飯本身是很有趣的事情,當中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感情。如子庭的做法正正說明了她沒有辦法讓父母理解自己的想法,只好以這種逃避的方式去處理,以為只要不同枱吃飯,問題便得以解決。如果是這樣,不回家吃飯不是更好的方法處理嗎?
子庭沒有選擇「遠走高飛」,每晚也乖乖地回家吃飯,而每星期在家吃飯的次數也比一般的年輕人多。
更甚是每年也要求一家人去旅行,在旅途中沒有特別的融洽,但至少一家人也做到同枱吃飯,誰也走不開。
這也是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之間的許多糾纏及掙扎,如不小心處理,只會帶來更多的疏離及困擾。
不知你家的吃飯情況如何?眼見許多孩子陪伴吃飯的多是手機或書本,連基本的對話也沒有,這又說明甚麼呢?
在新的一年祝大家家庭和順,笑囗常開。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