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事隔過多天,但這 兩句說話仍然在我腦海揮之不去。
「你們認為好玩好笑的story讓我承受了許多haters的攻擊,雖然只是網上的說話卻另我人生咁難行落去」——微辣前經理人Jane
這幾句說話其實真係好心酸。 這是微辣前經理人Jane的「控訴書」。
做花生友唔緊要但太多人喜歡做道德判官,
總喜歡插手……唔係……
係喜歡審判別人的事。
雖然有大量網民為Jane抱不平,大規模攻擊她的前公司微辣及疑似曾經以哭臉揶揄過她的藝人。
但有冇人諗返起其實令到佢承受壓力,除咗她的前男友及公司之外,還有一啲完全唔關係嘅haters不斷在她的IG上留言攻擊?
你能想像每天你一開IG或者Facebook,就有勁多人留言或者pm鬧你?
其實就等於你一出街無端端有啲唔識嘅人鬧你,一日十個連續一年你點頂?
筆者童年曾經也經歷過欺凌,所以特別痛恨欺凌者。
現在網絡世界發達,已經不再是「單對單」而是可以一個人分飾多角。
可能表面上有十個人留言,實際上背後只有一個人。
如果有多3、4個這樣的無聊人, 就會頓時變成有三、四十個惡意留言。
對於接收一方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你所刷的存在感分分鐘係建立於別人嘅生命之上。
唔好同我講有發表言論嘅自由,
你係發表意見還是欺凌,
其實自己心知肚明。
你嘅自由唔好凌駕於做人。
我哋都應該有啲做人最基本嘅底線。
作者:Tim Sir
催眠治療學講師/催眠治療師
香港催眠輔導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