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4-04 04:29:45
日報

奶癬可以不理會嗎?

分享:

奶癬(即是醫學上說的嬰兒濕疹)有別於遺傳性濕疹,它沒有特別的原因,即並非食物或環境因素引致,而且大多在滿月之後發生。如果處理得恰當,在半歲至一歲之間一般能夠自然斷尾,重點在於「處理恰當」。

在網上群組見到不少媽媽分享一些「相對天然」的方法處理奶癬,包括不同種類的草本潤膚乳霜、母乳、外用中藥等。我個人並不反對,因為如果有效的話,確是我們最期望見到的。可是,在日常的臨床經驗中,以上方法只對小部分個案有效,其他的沒有改善之餘,還會持續惡化。原因是這些用品成分當中的滋潤和消炎作用,並非對所有嬰兒都有效。情況惡化下去,除了令嬰兒難以安睡,還會令到受損的皮膚繼續不停出現損傷、繼發性細菌發炎,以及皮膚因角化而變厚等。結果,病情一直拖延到一歲後仍然持續,而且愈發難以復原或痊愈。

故此,如果嘗試了以上方法後,奶癬仍未能受控,千萬不要以為再等一會便可有所改善,應找醫生作出正式臨床診斷。除了奶癬外,類似的症狀還可以是熱痱、接觸性皮炎、細菌發炎或真菌感染。如果只是一般奶癬,醫生會處方刺激性較小的潤膚乳霜,及一些適合嬰兒使用的藥膏。重點還是這些處方,應如何使用、使用的分量、使用的時間,以及當中可能出現的反應和副作用。有「武器」在手,還需要懂得使用才會有用。如果只是短期以作出「處理恰當」,加上依照醫生的建議使用的話,其實不用擔心甚麼長期的副作用。

adblk7

最後用甚麼方法去處理奶癬,並不是追求對錯勝負,因為只要處理不好,最終受苦的只是孩子。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