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屬 「血管炎」(vasculitis) 一種,發燒乃常見病徵,身體多處出現紅腫,又包括紅眼睛、紅唇爆裂、舌頭紅腫 (strawberry tongue);紅眼症原因包括「結膜炎」(conjunctivitis) 及「葡萄膜炎」(uveitis)。
皮疹主要影響下陰及肛門部位,亦可擴散至胸口、背部、肚腹及手腳,令手掌及腳掌發紅。小便可能有白血球 (pyuria),卻沒有細菌感染跡象;檢驗兩種尿液蛋白: meprin A and filamin C,或有助確診。
頸部淋巴腺亦會腫大,類似病毒感染;極少機會出現併發症,包括心臟血管受損,出現「冠狀動脈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甚至有「心肌炎」(myocarditis) 及「心膜炎」(pericarditis),足以致命。
川崎病患者以兒童為主,大多五歲以下;病因不明,但一般相信沒有傳染性。治療方法包括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及「亞士匹靈」(aspirin)。其他有用藥物還有「類固醇」(steroid)、「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及 「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還有「抗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藥物「英夫利昔單克隆抗體」(Infliximab);日本科學家正在硏使用新藥「烏司他丁」(ulinastatin),乃一種「嗜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抑製劑」(neutrophil elastase inhibitor),治療少數極嚴重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