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02-17 12:30:00

從無法出席喪禮,到發現助人工作者的「喪禮療愈三部曲」

分享:
喪禮

自從任職寧養社工後,除了自己的家和寧養院外,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大酒店——殯儀館了,我希望在這裏跟大家分享,喪禮三部曲。
第一是準備一份心意。我們社工常説——Use of Self,運用真誠的自己與專長,例如我喜歡繪畫,我會將繪畫一張病友的人像,連同慰問卡送給家屬。此外,我也意識地為臨終病人拍下活動照。在喪禮中,我們就可以與家人分享相冊,她們都會說原來媽媽最後的日子不是在等死,而有許多義工陪伴和關心她,媽媽在最後的日子充滿了笑容。

第二是在提前在儀式兩小時前到達。根據出席超過300場喪禮的經驗,儀式開始後,您難以接觸到病人家屬,因爲她們需要忙著接待和鞠躬,更不論儀式開始後,根本沒有傾談的空間。預早時間到達,就可以有時間跟家屬看看相冊,從回顧照片中打開話題,比如關心對方最近的心情,是否睡得安好等等。

第三是運用瞻仰遺容的時間。在儀式開始之前,得家屬的允許之下,邀請家人陪伴我瞻仰遺容,我會跟逝者說一次寧養四部曲:說欣賞、深刻回憶、感恩、永遠記得對方。除了是自己作爲社工的自我療愈外,也是為站在身旁家屬表達哀傷而鋪路,因爲當我講完之後,我會同樣邀請家屬分享:

adblk7
  • 你最欣賞他的是甚麽?
  • 你們之間最深刻的是甚麽?
  • 你最想多謝他的事是甚麽?

最後我會肯定家屬,在照顧這病人的付出和努力,「表達」和「被看見」已經是一種療愈。

作者為香港防癌會-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項目經理吳宇峰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