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6-01 13:30:00

怎樣「老」好?

分享:

看畢電影《爸爸可否不要老》,肯定有助加強大眾對患上認知障礙症病人的同理心(empathy)。導演科倫薩拉選83歲的安東尼鶴健士作主角是明智之舉,其絲絲入扣火喉到位的演繹,讓觀眾充份感受失去記憶(memory)這項認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將如何全方位憾動當事人及其照顧親友的情緒(emotion)、性格(personality)、社交關係(relationship)、身份(identity)、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daily functioning)及自尊(self-esteem)等。

 

從人口統計學(Demography)的數據中,人口分佈中老年人的比率無論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近幾十年都不斷提升,對變老這個人生必經的歷程多一點理解及對老人多一些同理心,絕對是功德無量。德裔美籍發展心理學家艾力克森(Erikson)著名的人生八階理論,指出老年的社交心理危機(psychosocial crisis)是需要回望及評價自己的人生(life review),處理這個危機絕對需要「想當年」,因此,不幸患上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心理上情緒上肯定會不滿徬徨的,不過,患上認知障礙症的老年人縱使比率較高,但又不要以為是老年必經的狀況,因為相關研究顯示,即使是年過80 歲的老人,都只有約 20 – 30% 會患上此症,並不是大部份人的老年經歷。因此,大部份的老年人,確如艾力克森所言,可以回望及評價自己的人生,並在計算得失後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圓滿無憾(ego integrity);而若在計算得失後評價自己一生錯失良多(如沒盡力堅守夢想、愛人)反複懊誨沒法釋懷,心理上會感到難過絕望(despair),嚴重的甚至會引發抑鬱症!

adblk6

 

既然大部份的老人都不是認知障礙症的病患,那老年除了艾力克森提出的愛懷念舊事外,還有什麼應對的方法呢?原來針對老年,除了艾力克森的圓滿與絕望的爭扎外,亦有好幾套社交心理理論的,例如 「撤退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這套理論認為老年人應該從社會多重角色中逐步退下來,而這樣應對其實對社會同自身都好,下一代既有機會上位,而老年人亦可以好好休息,不必承擔這麼多的社會責任及規範,不必應對太多的人際關係,把餘生寶貴的時間留給自己及少數親朋摯愛,就如有些人憧憬老年時可以返鄉下,享受簡簡單單與世無爭不問世事的隱退生活。此外,亦有另一些學者提出「活躍理論」(Activity theory),他們的理論跟撤退理論剛相反,倡議老年人應盡可能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嘗試投入多重角色而非從社會崗位及人際關係中撤退下來,這些學者指出有研究發現以活躍方法生活的老年人,心理上的滿足感一般更高、身體亦更壯健及更有活力,就如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所見,即使兩位候選人也算步入老年,但嘗試積極爭取新的角色崗位反而令他們活得龍精虎猛。而最後一套關於老年的理論名為「繼往理論」(Continuity theory),這套理論指出老年人只要盡量以身體可以承受的程度延續、堅持他們大半生喜歡、鑽研及專長的活動、工作及興趣,不必嘗試新的角色,亦無用盡量撤退,如果過去是運動員,晚年身體實在無法保持太激烈的運動量,亦可調適至更適合老年人運動的種類及強度,就已是最好了。

 

安東尼鶴健士在《爸》片飾演的角色,是因為患病被迫送去老人院被迫斷六親的,肯定難言舒心,但如果在有自主有自由選擇的情況下,筆者又覺得以上幾套理論不過反映不同個性的人的理想晚年,並沒有那一套必然較優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