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7-07-11 06:00:00

性=爭議?(2)

分享:

上次提到除非有終極真理,否則,這個世界總往往有另一種反對聲音與你抱持的信念對著幹。關鍵是要讓對方心悅誠服,肯用「非我」的角度剖析問題,而非一味的質疑再反對。我們沒有鼓吹青少年開放對性(行為)的態度;或者這議題並不該由我們主動提出及作出任何批判。對某種行為的看法、行動及衍生的結果(我不用後果),都該由當事人以負責任的態度去面對。


試問,我們不提出,世上就沒有人有性衝動了嗎?性行為天天發生,對性充滿好奇是人的天性。不過,若任由如何防禦被感染一無所知的危險延續下去,才是最大的失誤。


鴕鳥政策(迴避、不碰、歧視、扭曲)已引證出為甚麼HIV/AIDS出現了幾十年,每一天仍有人「中招」。爭議,其實不是SEX/性行為本身,而是我們對此投下的標籤。


當2017年的社會仍有人不肯改變態度,抹去對它無形的枷鎖,我們就要帶頭叫大家移去標籤,零感染才可望達到。可恥的,不是我們對性的衝動,而是我們錯誤的某些觀點。 
作者為該會總幹事劉婉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