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後,天氣開始乾燥,身體最先感應到「秋燥」的,一定是我們的肺。
秋屬金,肺屬金,皮膚、鼻子都屬金,金氣逆厲,肺部以及皮膚、鼻子的問題最先出現,如皮膚乾燥痕癢,甚至抓破皮流血,或是鼻腔乾燥流鼻血等等,這些都屬於秋燥,屬於「應金氣」之問題。
小朋友不願針灸、不想吃藥,除了坊間常見的湯水,還可以按穴改善秋燥問題喔。
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是一種中醫傳統療法,不用針、不用藥,通過小兒穴位按壓,對於傷風感冒、屙嘔肚痛、發展遲緩亦有幫助。
針對皮膚乾燥,我們要適時注意補充水分,塗潤膚膏,亦可按以下穴位。
1. 揉二馬
位置:尾指掌指關節兩側
推法:按揉
時間:每日5分鐘
力度:中度力度
作用:滋陰養潤,增加皮膚滋潤,改善乾燥問題。
針對鼻腔乾燥,容易流鼻血,我們可以按這個穴位。
2. 清肺
位置:無名指掌側
推法:指根向指尖單方向快推
時間:每日3分鐘
力度:稍稍用力
作用:流鼻血因為有肺熱蒸騰,清肺穴位有助清肺熱瀉肺,可減低流鼻血機會。
針對整體秋燥狀態,我們以補益肺氣為主。
3. 補肺
位置:無名指指尖
推法:指尖位置旋推
時間:每日5分鐘
力度:輕力
作用:秋屬金,肺亦屬金,處理秋燥就由補肺開始,補益肺氣,增強肺部健康。
如有疑問,記得諮詢專業人士啦。
作者為註冊中醫醫胡凱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