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82567821_3n.jpg?itok=5eoiqW-O×tamp=1739395827)
小時候上科學課,老師教導水的循環:太陽熱力將海水蒸發,水蒸氣上升成雲,雲積厚了遇冷,雨水便降下,再流落山間川流及至海洋,海水又再蒸發。你曾否幻想過自己就是一滴水,因應環境而呈現不同的形態面貌,上天下海、到處遊歷?
近日全城在說「Be Water」,就是鼓勵人要順應環境而改變自己,才不至於被惡劣的環境所侵蝕和折損。人在逆境之中,大概也該如此。我們也許無法改變惡劣的外在環境,但某程度上我們能調整的是內在環境——就是自己的看法和心態。須知道情緒反應如何,正是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事情,而非事情的本身。
理論可以說得簡單,但畢竟各人有自己既有而獨特的形態,即是性格及處世待人的慣性模式,要改變也並非一朝一夕。惟有決心摒棄執著,抱持開放態度的人,才有機會做到「Be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