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6歲的小男孩,樣子可愛,跟媽媽走到餐廳吃午飯,一坐下,媽媽即放下一切,專注於手機,直至小男孩叫喊著:「我肚餓、我肚餓。」媽媽才把眼睛遠離手機,看餐牌為孩子點食物。
完成任務,媽媽又再專注她的手機,而孩子也挨近一起看。食物到了,孩子沒有打算動手,跟媽媽說:「我要食,我要食。」孩子這樣一說,媽媽又放下手機,將食物送到孩子面前。兒子卻沒有動手,再說:「切開、切開。」媽媽也熟練地把牛肉切粒,再把蕃茄細小的核刮去,才給兒子吃。
總算安頓了孩子,媽媽又返回自己的手機世界。口裡說著:「你快點吃,你要去補習的。你再不吃快一點,趕不及。」孩子也沒有理會媽媽的說話,把食物慢慢地送到口中,不喜歡的食物,便立刻吐出,無論地下或枱面也是孩子吃過一口的食物,媽媽看在眼裡卻沒說半句話。
坐在鄰座看到這位媽媽跟孩子的互動,不期然在想,究竟他們平日是怎樣生活的。兒子看起來一點自理能力也沒有, 說話沒有完整句子,全用簡單句式,在處理食物的方式,更像一個3歲的嬰孩。同時,媽媽也似乎完全接受孩子的需要,對於孩子亂吐食物,也視而不見。雖然他們坐在一起,但母子之間的聯繫,卻像一場荒誕劇一般,好像在舞台上各自轉動。
如單看孩子的行為,只會聯想到又一個「港孩」,依賴父母並需要很多的照顧; 又或單看這位媽媽,又會聯想到又一個「港媽」,縱容孩子,也放縱自己。但若把二人的關係一起來了解,或許有機會明白,孩子為何對媽媽過分依賴,媽媽又樂於對孩子過分照顧,媽媽與孩子的連繫,也逐漸變成二人之間的親密方式。
想著想著,看到孩子的爸爸出現了,當孩子見到爸爸,卻沒有任何表情,只跟媽媽說:「為甚麼爸爸會來的?」媽媽也沒有說一句話。三個人坐在一起,這情景確實有點荒誕!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