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閉症青年的媽媽說:「若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孩子得到適當幫助,他們是有前途的。」不少個案亦證明SEN孩子可以在能力、情緒和人際關係等方面作出突破。
應屆DSE考生Man(化名)自小不太理會身邊的人和事,他在4、5歲時被確診患自閉症、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升高中後更因不懂與人相處而被同學孤立。Man的媽媽憶述:「高中的社交模式與初中有較大轉變,集體活動亦增多,例如外出午膳,他才驚覺自己原來沒朋友。」更甚的是,當同學一起吃午餐,Man卻致電媽媽哭訴寂寞。
Man因為不懂表達及不懂如何與人改善關係而容易情緒失控,經常哭鬧及與老師發生摩擦,但他自覺無助,更形容當時「班上同學好像很冷漠。」看見孩子受盡困擾,Man的媽媽向靈實將軍澳及西貢地區支援中心尋求幫助。
社工及治療師為Man進行評估後,認為「創我天地」自閉症青年成長適應計劃較適合他。計劃與別不同之處在於社工與職業治療師行「孖咇」處理個案,可省卻不少程序和時間,並可更直接和針對性地鎖定問題及解決方案。職業治療師指出,必須理解SEN孩子表層的行為問題,以及其底層的心理問題,並配合生涯規劃、感覺統合訓練、實習或社交技巧訓練等,才可有效幫助他們。
接受訓練後的Man現可與同學打成一片,學校老師對他的改變感到奇妙,也感欣慰。Man的媽媽更開心地表示兒子多了一份同理心:「10多年來未曾聽過他會替我買飯,但他現在會問。」孩子的突破不單改變自己,也為身邊人帶來正面影響。
筆者:基督教靈實協會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