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因為工作需要而天天大聲說話或叫喊,例如教師、銷售員、職業歌手,又或是不懂得控制聲線的小朋友等等,經常及持續過度耗用聲帶便可帶來聲帶問題和病變,例如發炎、水腫、生息肉、結繭及麻痺等。任何人若持續聲沙超過一個月,可能是聲帶病變的徵兆,宜及早向耳鼻喉科醫生求助找出病因,以排除是嚴重問題的可能。
每個人有兩條聲帶,位於咽喉的頂端,它們表面十分平滑,但當過度或錯誤用聲時,如長時間持續說話、故意壓低聲調等等,可能會令聲帶充血及發炎,聲帶兩側的黏膜因而不斷摩擦,繼而變厚及形成俗稱生繭的結節。這些繭會阻礙聲帶的正常閉合,聲音於是變得粗糙沙啞,嚴重者更會走音甚至失聲。
治療聲帶問題未必一定要做手術,水腫及生繭可以透過藥物及言語治療,利用正確的發聲方法令結節逐漸消退,恢復正常的聲線。至於息肉增生則可能需要手術處理。
對於經常需要長時間用聲的人,應該注意及學習正確用聲方法,透過適當的發聲訓練,可預防聲帶的勞損及病變發生。同時,亦要適時讓聲帶休息,例如不要長時間不停說話,說話句子也要有停頓位,也要補充足夠水份保持聲帶濕潤和彈性,同時要遠離煙酒、少碰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多做運動及足夠的睡眠也有助,都有助提升抵抗力,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因為感染引起的咽喉炎、咳嗽及鼻水倒流也可影響聲帶的健康。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志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