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一位排球和羽毛球的愛好者,頻密的揮拍及扣球操練,肩膊疼痛在所難免。 隊友們見我除了局部的肩膊伸展與動態熱身,也特別注意足踝關節幅度,他們好奇問我,扣球是手臂動作,為何要放鬆足踝?近日有隊友因肩膊痛來找我治療,就開始明白箇中道理。
雖然這位隊友也有一定的運動創傷處理知識,曾經作上肢伸展、冰敷及運動包紮來減輕疼痛,但當肩部使勁揮臂時,疼痛又再產生。記得曾經和讀者分享過肌筋膜線的道理,除了肌肉外,其實皮膚底有一層薄薄的肌筋膜,以線路來循行身體,其中螺旋線是由頭部後枕,延伸至肩膊、大腿側、對側足踝以至腿背後面。我檢查了隊友對側的足踝,發現活動幅度減少,而足內側的軟組織特別繃緊,所以就根據肌筋膜線原理,在隊友足踝與小腿痠痛繃緊位置下針灸,並囑咐他要同時進行肩部運動,三十分鐘後,隊友在使勁揮臂時就發現疼痛大減八成,而足踝與肩關節幅度就一併提高,經過幾次鞏固治療,我倆又在球場上切磋球技。
所以一旦發現肩部長期疼痛,除拉筋或按摩表層筋膜外,亦可嘗試根據螺旋筋膜的循行路線,取穴針灸足踝及小腿,就能有效解決肩關節的粘連與疼痛。本會設有針對肩痛的肌筋膜針灸治療,歡迎致電2783 3636查詢。
作者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羅培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