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1898477_uP.jpg?itok=gRBi3AcV×tamp=1739375905)
近期因為疫情關係,大家都多了時間留在家中,不論是在家工作作網上會議、各式各樣的網上學習、還是煲劇玩手機消磨時間,長者、成人和小孩的屏幕時間都大大增加,不同程度的乾眼症也隨之而來。
我們的眼睛需要淚液來保持眼表健康、穩定視力及舒適度,倘若淚液分泌不足、揮發太快、淚液成分不正常、眼表發炎等,都會造成乾眼症。乾眼症的表現千變萬化,每個人的症狀都不完全相同,常見的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發紅、痕癢、異物感、灼燒感、畏光怕風、經常覺得疲勞或眼皮重想閉眼休息、又會突然刺痛眼淚直流、眼睛分泌物增加,甚至間歇或持續視力模糊。長期乾眼會導致眼睛發炎,發炎物質會刺激眼睛表面的感覺神經,受刺激的眼睛(就好像切洋蔥的刺激一樣)因而反射增加淚水分泌以及眨眼,所以,乾眼症也是會流淚的。
解構乾眼症,首先要明白淚液其實不只是「水」那麼簡單,眼表的淚液,又稱淚膜,總共有三層:油、水、黏蛋白。最外層的油脂層,由眼瞼的瞼板腺分泌,可減緩水分的蒸發、維持淚液膜的表面張力,使淚液表面平滑。中間的水質層,由淚腺及副淚腺分泌,含有水分、電解質、細胞激素、蛋白質、生長因子,可調節淚液流動、緩衝酸鹼值、為角膜細胞提供養分,控菌抗菌。最內層的黏蛋白質層,由結膜杯狀細胞分泌,幫助水質層均勻覆在眼球表面,保持濕潤。若黏蛋白質層不健康,淚液便無法附著在眼表,將快速流失。下期續談乾眼症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