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突然知悉自己患上癌症,千頭萬緒不期然湧上心頭。除了要為醫療方面的問題作出抉擇,還需要考慮即時以至日後的財務安排。當中最常遇到的財政難題就是高昂的醫藥費。因此,癌症病人和照顧者都要有預備,他們的財務環境將面臨不同程度的轉變,需要小心應對。
癌症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然而,近年來混合治療成為趨勢,採用多種方法策略性地攻擊癌細胞,以達到最佳醫療效果並減少副作用。除了傳統治療方法,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新藥物也愈來愈多。不過,當這些藥物仍未納入藥物安全網,病人很多時就要動用積蓄,自費購買這些昂貴的藥物。
現時坊間有不同的藥物資助計劃解燃眉之急,若病人使用的藥物屬於安全網範圍,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經指定審查程序,包括資產審查,若病人符合申請資格便可獲批資助。
至於非安全網範圍的藥物,部分非牟利機構及慈善團體也能提供援助,當中包括香港防癌會的「何鴻超教授紀念助醫計劃」。該基金設有多種形式的癌病資助項目,申請者需要公立醫院腫瘤科醫生的推薦,並經由醫院醫務社工評估經濟狀況。病人可獲得的藥物資助形式包括免費藥物、部分藥物和現金退回計劃,視乎病人的經濟狀況等因素。計劃自2006年推出以來,已有超過7,000名癌症病人受惠,涉及藥物的總市場額達港幣五億元。
香港防癌會較早前與中央圖書館合辦的「走過驚濤駭浪 照顧者公開講座系列 - 如何做一個好的照顧者」,當中亦有談更多財務管理的安排。癌症患者面對的不僅是健康上的挑戰,還有經濟上的壓力。透過這些資助計劃,很多患者得以減輕負擔,獲得所需的治療。如想知道更多財務安排的資訊,可延伸閱讀網上版的《走過驚濤駭浪——癌症病人照顧者全面手冊》
香港防癌會
www.hkac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