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汶與社工一同到來,她表現得滿不在乎,有一搭沒一搭地回應我的提問。反倒是社工很是熱心,不斷在旁解說,讓我對她有更多的了解。社工在例行的深宵外展服務中接觸到愷汶,經幾次的交談後,把她轉介到我的診所。15歲的愷汶自言很討厭回家,經常流連於酒吧。社工補充說,每當愷汶感到寂寞,就會相約朋友到酒吧狂飲至不省人事。
愷汶的父母早在其6歲時離異,她一直不明白父母離婚的原因,只知他們總是唇槍舌劍、惡言相對。有時更把怒氣加諸她的身上,時而責怪她讀書不成,時而又罵她不長進。
愷汶一直把自己看成是父母關係決裂的罪人,導致父母離異,媽媽另組家庭。離異後,愷汶與爸爸同住,爸爸每天都喝到酩酊大醉才返家,媽媽又對愷汶愛理不理,一年可能只會見面一兩次。
我診斷愷汶是患上了抑鬱症。因為長期被父母忽略,她覺得自己的生存沒有價值,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惟有效法爸爸借酒消愁,她的存在感,只能從因狂飲而結識到的酒肉朋友身上得到。
與愷汶第三次會面時,我發現她手臂上多了幾道亦深亦淺的傷痕,應該是「𠝹手」得來的。愷汶坦言酒吧因應疫情而停業,她的抑鬱情緒變得愈來愈不受控,愈發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甚至想過結束生命。於是,便嘗試用𠝹刀在自己的手和大腿上畫出血痕,讓失落的情緒得到釋放。
我除了為愷汶處方藥物,也邀請她下次與媽媽一同前來,以作家庭治療,幫助她與家人一起處理及逐漸接受這份深藏已久的情感,重新建立身處家庭的位置。經過大半年的治療後,愷汶的情緒明顯得到改善,與家人的關係也漸有改善。
每人的情緒在面對難題時,總會起起落落,當面對難以名狀的情緒時,嘗試找個合適的人,共同面對,並肩走出進退維谷的霧霾。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