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4-12-27 04:30:03
日報

香港樂壇真Low Key

分享:
王梓軒

香港樂壇真Low Key

38歲的「神算軒」王梓軒最近登上韓國MBC電視台音樂節目《Show!Music Core》,表演新歌《Low Key》。這是繼9年前女團As One打歌後,再有香港音樂人踏足韓國這個「偶像聖地」。上得韓國音樂節目,怎可能真的「Low Key」?他的表演迅速成為熱話,網民讚他跳唱有型不輸韓國oppa,甚至有人興奮地話「睇到香港樂壇有未來」。

然而,這樣的未來真的存在嗎?

三年前,MIRROR的姜濤在「叱咤」頒獎禮上大聲話「我哋呢個地方一定會係亞洲第一」,這句話點燃了無數粉絲對廣東歌「文化復興」的憧憬,但香港樂壇真的有條件達到這個目標嗎?這句話背後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兌現?現在看來,那時候更似是一場盛大的集體催眠。

與其說「亞洲第一」,不如先看看我們的音樂工業現況。王梓軒的韓國舞台對他個人而言是一大突破,證明香港音樂人有能力與國際接軌,但這更像是一個人的孤軍奮戰,而非整個樂壇實力的象徵。如果這就是我們通往「亞洲第一」的路,那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想像。

韓國的音樂產業以「打歌文化」聞名:每周多個音樂節目播出,為歌手提供穩定的曝光機會;電視節目、偶像培訓和全球推廣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工業系統。NewJeans,這支出道僅兩年的新人女團,能迅速橫掃全球,就是這個體系的完美體現。

adblk7

而香港呢?現存的音樂節目更多是懷舊向,唱舊歌賣情懷,真正推動新歌的寥寥無幾。即使有像ViuTV《Chill Club》這樣的用心製作,新歌展示的比例也小得可憐,而電台音樂榜單亦欠實時性,根本不足以支撐整個樂壇往前發展。音樂人要走出去,只能靠個人努力和機遇,像王梓軒的例子絕非常態,反而揭示了香港樂壇的局限性。

王梓軒的成功,固然值得肯定,但這不應被簡化為香港音樂的全面勝利。事實上,它更像是一個警號:當本地舞台無法支撐音樂人,他們只能靠「外闖」來尋求突破,這難道不正說明了我們的舞台早已危危乎?

香港樂壇需要的,從來不只是幾個明星個體的成功,而是一個完整的音樂生態——一個能讓音樂人留在本地便可被認識的舞台,一個不用歌手「食自己」的健康市場。要想實現姜濤口中的「亞洲第一」,我們首先需要解決背後的系統性問題,靠一兩個人的國際曝光根本不可能改變全局。

王梓軒的《Low Key》的確值得驕傲,但也不應該讓我們忽略樂壇的結構性困境。「亞洲第一」不是單靠豪言壯語就可以實現,而是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從建立更即時的表演平台,到完善整個工業體系,再到真正培養出能在國際市場立足的音樂人。當我們的舞台能真正承載起每一位有才華的音樂人,讓其他地方的觀眾認識他們時,「亞洲第一」才有實現的可能——當然,這一日仍然好遠。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