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業正面臨災難正身處地獄?我不知道,而只知道上世紀90年代末,香港電影也曾經低谷,不少人甚至以入場睇香港電影為恥。
1) 時代進步了,現在當然不會再有這種思維,甚至瞓身支持,沒辦法,香港電影市道太過低迷。至於行業真正面對的問題是甚麼?不同人答,答案不同。
2) 我不是業內人,而只是一個會買飛入場睇戲的普通市民。出生和成長時間影響生活習慣,令我習慣了睇戲要在戲院睇,除非齣戲講明只供串流平台播放,換言之只能在串流平台收看。否則,不論齣戲storyline好或差,絕大部分都是買飛入場觀看——事實上,只有在自己對眼看過後,才能知道齣戲storyline好定差,就例如《完美物質》(The Substance),買飛入場睇了一次,太鍾意,再買飛入場睇多次。沒辦法,屋企部電視再大,還是大不過戲院大銀幕。
3) 但這種思維某程度上已經不合時宜。作為非業界人士的一般市民,是絕對有權把一齣好電影,留待他日透過串流平台觀看——就連演員,亦一樣有權擁有這種想法,並在社交平台公開表達;有人認為不妥,但其實為何不可?年輕演員提出某齣storyline幾好的電影,未必需要在戲院睇,說法或許不夠得體;但不夠得體,不是罪,不構成道德上的罪。
4) 睇戲純屬娛樂。戲院不是神壇。
5) 入不入場?睇不睇一齣戲?應該是一件平常事,一個平常決定,不需要被賦予或自行注入任何道德意義——入場,可以純粹因為想笑一場喊一場;不入場,可能只因為不喜歡或好討厭某演員。而鍾意和討厭,可以理性,可以毫不理性,例如我,就是因為憎睇麥迪文,從來都不去睇有麥迪文做的戲,但曾經企硬的我,近年態度漸漸軟化。
6) 既然入場睇戲是為了快樂,或紓解某些情緒,又或暫且脫離不快的現實,自然會選擇去看自己想看見的,避免看到自己(在現實中)不願看見的。
7) 我是普通人,理所當然擁有無法理性解釋的愛恨:我愛睇許冠文,但不想睇沉重家庭題材;我愛睇大場面,又好憎睇災難片裡的大場面(場面愈大,災難愈大),但已經先後看了《破.地獄》和《焚城》——兩齣都是很標準的商業片。好奇怪,「商業片」總被人認為層次不高,然而一個健康電影市場,是應該存在自負盈虧、演員及一眾台前幕後收足片酬的商業片:商業片可以沒有message,如果有,一齣好的商業片不會只為了講message而漠視drama。
8) 尤其《破.地獄》,近年看過drama最好睇的香港電影;角色不會只得表面設計,而是有入心的經歷,角色不同的經歷,構成了他們今天的矛盾衝突,矛盾的加劇衝突的化解,構成了drama。
9) 《破.地獄》的矛盾衝突發生在三、四個人,《焚城》的矛盾衝突,涉及幾個團體,而幾個團體之間的問題,到頭來禍及新界北居民。戲裡有好人有壞人,有無辜的人有無能的人,亦自然有英勇的人,唯獨沒有能夠單人匹馬制止整場災難的英雄。你可以說這齣災難片很工整,但今時今日,很多香港電影連工整也做不到。兩齣戲的storyline都好——甚至不只是storyline好,而是其他技術層面都好,但是否足以說服別人買飛捧場?而不是等之後才在串流看?我只是普通市民,何德何能。
10) 只能說,想睇就睇,趁仍有得睇。不想睇?也不是道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