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讓人逃避現實,有些電影,幾近沒有絲毫娛樂性,還要處處都是死路一條,看得人很不愉快。導演科倫薩拉(Florian Zeller)享負盛名,被《時代》雜誌譽為「這年代最刺激的劇作家」,這法國人多年前寫下《父親》這舞台劇劇本,被改編成多國版本(香港也有演出過),寫晚年的父親患善忘症(腦退化症),劇裡出現的現實與父親的幻想疑幻疑真,令人迷惑。後來他自己當上電影導演,2020年找來安東尼鶴健士演戲中父親一角,把舞台劇搬上大銀幕,結果電影頗受好評,也拍出了懸疑奇趣,電影版英文就叫《Father》,香港叫《父親可否不要走》。
每次都說謊
兩年過去,他再下一城,這次拍兒子《The Son》,香港片名就叫《兒子可否不要走》。同樣寫父子情,換了角度,同樣寫家人出現了無可逆轉的病情──上一齣是衰老,這次是情緒病。不同的是,《父親》衰老常把現實與回憶搞混,人的生老病死不可逆轉,但這次是只有十幾歲的兒子,觀影情緒上,它更是死路一條。
新片《兒子》父親一角找來曉治積曼主演,又找來安東尼鶴健士客串演爺爺一角。電影故事講述兒子Nicholas患嚴重情緒病,被發現報稱每天上學,但其實根本逃學多時。Nicholas本跟母親同住,關係因此轉差,他的父親Peter再婚後兒子剛出生,為了照顧Nicholas,將他接了過來一起生活。兒子Nicholas一邊說着怎樣想跟父親接近,但來過了一段日子,又被發現一直說謊,每天都不上學,問他到底那裡去了,他不肯說,後來終於說自己只是去了散步。他不理自己的成績,不理答應了父親的承諾,也不理自己的前途。被父親迫得緊了,他開始發脾氣,說自己之所以會這樣,全因父親當年捨棄了母親,令他在破碎家庭長大。《兒子》一戲每段都給你一個小希望,Nicholas似乎病情轉好了,但每次都被發現他在說謊。戲中描寫這父親為了兒子,盡了一切努力,但總是碰壁,兒子病情沒有出路,也了解不了真相,甚至開始破壞到他的新婚家庭。
無間輪迴
《兒子》的成績遠不如前作,是由於《父親》中那老父一直回想一生,令人同情,《兒子》戲中的Nicholas不斷說謊,你說他是故意的嗎他又跟你說他在生病,不能自己,但每次大家作出了承諾,他破壞了信任,事後又賴說是因為父親拋棄了母親自己才會這樣。道理上,觀眾都同情那無助的父親,總覺得兒子騙他不對,但兒子可真的是病,甚至曾經求死,於是怪責他又沒有意義。說想跟父親親近,但同時幾乎每天他都在折磨父親。如此這般,即使看的是電影並非真實個案,這123分鐘的觀影過程,也會把你折磨得半死,它明明不是紀錄片,但沒有戲劇變化,劇情上無間輪迴,實在令人看得不快。因此最後的悲劇結局,未嘗不是一個大解脫。
要形容這種電影,只想到三個字廣東話:一鑊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