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太動聽,敍事者根本不用多花技巧,平平實實把故事講出來已是恰到好處。像《奇蹟列車》改編自真人真事,宣傳聲稱它是英國版的《舒特拉的名單》,就很令人有期望。它的故事似乎不俗,卡士又相當強勁:安東尼鶴健士(Anthony Hopkins)主演,還有拍海倫娜寶咸卡達(Helena Bonham Carter)演他母親,但導演講故事實在太平鋪直敍,以致觀看時實在有點期望落差。
《奇蹟列車》是那種動人,但「咦,奇蹟呢」?以為曲折離奇的故事,其實三兩句就完了,散場時觀眾大可感到:這編劇、導演真老實啊,說是「改編自真人真事」,「他們真的一點戲劇性都不加,很適宜當朋友啊」那種感覺。
沒人動手救人
故事由1987年講起,男主角Winton(安東尼鶴健士)年紀老邁,常窩在家中,他的老伴常念他書房都堆疊着舊物和文件,總不捨得丟棄。其實Winton心裡有件往事一直放不下,1938年12月,納粹開始在歐洲肆虐,Winton當時是一個年輕的股票經紀,他到訪布拉格,剛好看見捷克多個鄰國慘遭納粹侵略,人民漏夜逃到這裡,住在衛生環境很差、臨時搭建的難民營裡。他好奇問到,大家會怎幫助這些難民,怎安置裡面二千多個小孩,卻沒有確切答案。反而知道更確切的消息,是納粹很快就會入侵波蘭,然後布拉格也危在旦夕了,這日子一到,難民營裡的所有人也會遇上厄運。Winton認識了在營中工作的捷克人,她說自己根本連難民的基本需要都滿足不了,更別說要展開營救行動了。時間不多,Winton看見根本沒有人在試圖幫助這些難民,決定先回英國,發起籌款運動,要解救這2,000名兒童。
營救669名兒童
他回國找上政府,官員回覆他要解救這些兒童,先要符合條件:Winton要為每名兒童找上一對家長,讓他/她來到英國可獲照顧,同時要有人代付每人50英鎊,而政府規定兒童來英只是暫住,英國父母都像「寄養家庭」,及後危機解決後,將會把他們全部送返原居地。如此苛刻的條件沒有嚇怕Winton,在英國支持他的人還不少,他聯合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錢籌好了,火車及手續也一一辦妥,開始了將兒童送到英國。但就在他把兒童一一送走的時候,有天納粹突然來襲,原先打算把全數2,000名兒童全部救走的他,只見兒童在登上最後一班列車後,被全數抓走,這成了他心中的一大遺憾。他「只」救了699人。
不花巧但具感染力
這件事一直保密,知道的人並不多,甚至是那669名生還者,也從來不知道自己是誰人拯救。1988年,先是一名歷史學家得知他保存了當年的資料,手上還有一本相簿,貼滿了被拯救小孩的照片。學者想把它好好保存,以作研究。然後此事被BBC得知,邀請了Winton上電視台。電影的唯一戲劇驚喜位,是到了攝影棚坐在觀眾席的Winton,原來被安排坐在他當年拯救的其中一名女孩旁邊。
他的事蹟被廣泛報道,引來更多被拯救的小孩,出來與他相認。《奇蹟列車》的故事相當平實,沒有戲劇化的處理或驚喜,但在這樣的藝術水平下,反而更令人驚訝於安東尼鶴健士的演技,實在太驚人,今年87的他,年紀十分老邁了,他的演出並不花巧,但卻是那麼具感染力,直接令人信服。他就是故事裡那個一直內疚,內疚沒有救出更多小孩的Winton!